
(1) [lightly]∶運動自如、鳥飛輕疾的樣子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唐·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翩翩舞姿
(2) [elegant]∶舉止灑脫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兩騎來是誰。——唐· 白居易《賣炭翁》
(3) [fine]∶形容風采、文辭的美好
元瑜書記翩翩。—— 三國魏· 曹丕《與吳質書》
(1).飛行輕快貌。《易·泰》:“六6*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程頤 傳:“翩翩,疾飛之貌。”《詩·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載飛載下,集于苞栩。” 朱熹 集傳:“翩翩,飛貌。” 唐 白居易 《燕詩示劉叟》:“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丐仙》:“即有青鸞黃鶴,翩翩自日中來,啣壺啣盃,紛置案上。”
(2).行動輕疾貌。 三國 魏 曹植 《芙蓉池》詩:“逍遙芙蓉池,翩翩戯輕舟。”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一:“虜騎獵長原,翩翩傍河去。” 元 麻革 《短歌行送秦人薛微之》:“翩翩有客來,老面黑於鐵。”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二一章:“晨風吹拂着她長長的飄帶,翩翩走來。”
(3).飄動貌。 漢 蔡琰 《悲憤詩》:“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 宋 劉過 《八聲甘州·送湖北招撫吳獵》詞:“望中原驅馳去也,擁十州,牙纛正翩翩。” 明 李夢陽 《士兵行》:“ 彭湖 翩翩飄白旟,輕舸蔽水陸走車。”
(4).連綿不斷貌。《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三·婦病行》:“婦病連年累歲,傳呼丈人前一言。當言未及得言,不知淚下一何翩翩。” 唐 劉希夷 《巫山懷古》詩:“頽想卧瑤席,夢魂何翩翩。” 明 陳所聞 《金落索·代王皖城答》曲:“休論秀可飡,興翩翩,雄辯高談動四筵。”
(5).形容風度或文采的優美。《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論》:“ 平原君 ,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文選·曹丕<與吳質書>》:“ 元瑜 書記翩翩,緻足樂也。” 劉良 注:“翩翩,美貌。”《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見有二書生,鮮衣羽扇,豐緻翩翩,乘小舟遊湖登岸。” 清 吳偉業 《悲歌贈吳季子》:“詞賦翩翩衆莫比,白璧清蠅見排抵。” 郭沫若 《文藝論集·自然與藝術》:“象征派和印象派是顧影自憐的公子。他們是把他們父親的財産來做些裝飾的外觀,裝飾得一個翩翩出世。”
(6).欣喜自得貌。《漢書·叙傳下》:“ 魏其 翩翩好節慕聲。” 顔師古 注:“翩翩,自喜之貌。”《文選·張華<鹪鹩賦序>》:“繁滋族類,乘居匹遊,翩翩然有以自得也。” 李善 注:“翩翩,自得之貌。” 清 陳維崧 《千秋歲·詠紙鸢》詞:“翩翩自喜,跌宕青天裡。” 田桐 《滿政府之立憲問題》:“處他人股掌玩弄之上,計術牢籠之中,而反翩翩自喜,一樂所得,一誇其功,殊可笑哉!殊可丑哉!”
(7).宮阙高聳淩空貌。《後漢書·班固傳下》:“然後增 周 舊,修 洛邑 ,翩翩巍巍,顯顯翼翼,光 漢 京于諸夏,總八方而為之極。” 李賢 注:“翩翩巍巍,顯顯翼翼,并宮闕顯盛之貌。”
(8).高遠貌。 明 張居正 《楊襄毅墓志銘》:“餘嘗謂世有大人,有偉人,其志翩翩,其行巖巖。”
(9).花言巧語。翩,通“ 諞 ”。《詩·小雅·巷伯》:“緝緝翩翩,謀欲譖人。” 馬瑞辰 通釋:“翩翩即諞諞之假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翩翩漢語 快速查詢。
“翩翩”是一個漢語疊詞,通常用來形容輕盈、優雅的姿态或動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輕盈飛舞
形容人或物(如鳥類、蝴蝶)在空中輕快飛舞的姿态。例如:“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舉止優雅
多指青年男子風度灑脫、儀态大方,如“翩翩少年”。
文采或風采出衆
可形容文學作品或談吐優美,如“元瑜書記翩翩”(曹丕《與吳質書》)。
連續、連綿的動作
如“衆鳥翩翻”(張衡《西京賦》),強調動作的連貫性。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釋義、古文例證及現代用法,覆蓋了“翩翩”的核心語義及文化内涵。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标注的權威來源。
《翩翩》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動作輕盈、優雅、飄忽的意思。它常用來形容舞姿或飛翔的動物,比如翩翩起舞、翩翩飛翔。
《翩翩》的左邊是“羽”部,右邊是“扁”部。它共有18個筆畫。具體的部首和筆畫信息如下:
部首:羽
筆畫:18
《翩翩》是一個古老的漢字,源自中國古代文字。它并沒有繁體字形式,因為在繁體字體系中通常保留了簡體字的原貌。
早期的古代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但《翩翩》這個詞在古代寫法中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形态。下圖展示了古代《翩翩》的寫法:
(圖片展示古代《翩翩》字形)
1. 他的舞姿翩翩起舞,令人陶醉。
2. 鴿子在空中翩翩飛翔,給人一種甯靜的感覺。
1. 翩翩起舞
2. 翩翩飛翔
3. 翩翩公子
4. 翩翩少年
5. 翩翩而至
1. 輕盈
2. 優雅
3. 飄逸
笨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