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鼎台的意思、鼎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鼎台的解釋

指三公之位。 明 無名氏 《鳴鳳記·夏公命将》:“鳳閣龍樓位鼎台,朝朝輻輳滿庭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鼎台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均源自古代文化意象:

一、核心釋義:顯赫權位的象征

指代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或宰相等最高級别的官職。此義項源于古代禮制:

二、引申含義:尊稱顯貴人物

後引申為對地位崇高者或朝廷重臣的敬稱,強調其社會影響力。如清代梁章钜《稱謂錄》提及:“鼎台、鼎臣、鼎席,皆稱宰相之稱。”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3. 《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版)

    注:釋義綜合古典文獻與權威辭書,具體詞條詳見上述工具書紙質版或官方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鼎台”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核心釋義
    指三公之位(即古代最高官職)。古代三公在不同朝代所指略有差異,通常包括司徒、司馬、司空等職,象征朝廷重臣的顯赫地位。

  2. 字義溯源

    • 鼎:原指三足兩耳的青銅器,象征權力與禮制(如“問鼎”代指争奪政權),引申為顯貴、重要。
    • 台:本義為高而平的建築(如樓台),後借指官署或高位(如“三台”代指三公)。
  3. 文學用例
    宋代劉過《自歎》中“群公列屋居,官貴辄鼎台”,以及明代戲曲《鳴鳳記》“鳳閣龍樓位鼎台”,均以“鼎台”暗喻權臣的尊崇地位。

  4. 現代使用
    該詞屬古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出現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中。

“鼎台”通過器物與建築的象征意義,凝練表達了古代權力核心的意象,兼具曆史考證與文學修辭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百舌鳥辨物弊尩草船借箭超前轶後差一點沖緩祠祭爨本代馬地塄頓羹頓飯二宮發聲粉閣豐翹忿鸷高紅高影恭賀新禧股分惛渎火不登假情假意輯屦濟南卷帳決罰纍卵連雲溜冰泥垣宮偏據劈成前倨後卑圻鄂請服其中山漏虱蟲石矩石鐘山授賞屬慮司巧踏道探策探春特定特來替古人耽憂完結微眇為民父母委滞污俗象恭小鹿觸心頭嬉樂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