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的意思、王淦昌的詳細解釋
王淦昌的解釋
王淦昌(1907- ) : 物理學家。江蘇常熟人。清華大學畢業。柏林大學博士。曾任山東大學、浙江大學教授,*********院士、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第二機械工業部研究院副院長、副部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等職。主要從事核物理、粒子物理和受控核聚變方面的研究。領導發現反σ負超子,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最先提出用k俘獲驗證中微子存在的實驗方案。獨立于他人提出用激光來約束核聚變的思想。
詞語分解
- 王的解釋 王 á 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現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王國。王法。公子王孫。王朝(俹 )。 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一族或一類中的首領:山大王。蜂王。王牌(橋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王淦昌”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王淦昌”是人名,由姓氏“王”與名“淦昌”組成。其中:
- “淦”(gàn,四聲)本義指水滲入船中或河工術語中的激浪,作人名時多取其音,無特殊含義。
- “昌”意為興盛、光明。組合為名,寄托美好寓意。
二、人物背景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江蘇常熟人,被譽為“中國核科學奠基人”和“兩彈一星元勳”。他是清華大學物理系首屆畢業生,後赴德國柏林大學獲博士學位,師從核物理學家邁特納。
三、主要成就與貢獻
- 核物理研究突破
- 1941年提出驗證中微子的實驗方案,為粒子物理奠定基礎。
- 領導發現反西格馬負超子,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82年)。
- 核武器研制核心角色
1961年起化名“王京”,隱姓埋名17年參與原子彈、氫彈原理突破及試驗,是中國核武器研制主要領導者之一。
- 前瞻性科研探索
- 1964年提出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成為該領域全球先驅。
- 1950年代籌建中國首個高山宇宙線實驗室(雲南落雪山),推動宇宙線研究跻身國際前列。
四、榮譽與地位
-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999年追授)。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等多項殊榮。
- 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原子能研究院院長、九三學社中央名譽主席等職。
五、轶事補充
- 1930年曾提出可能發現中子的實驗設想,但因導師反對未實施,後英國科學家查德威克憑此獲諾貝爾獎,成為科學史遺憾。
- 晚年仍緻力于核能和平利用,倡導我國發展核電技術。
“王淦昌”不僅是一個人名,更象征中國現代核物理與國防科技發展的裡程碑。其科學精神與家國情懷至今影響深遠。
網絡擴展解釋二
《王淦昌》的意思
《王淦昌》是一個人名,常見于中國華人社群。它代表着一個人名字的組合,每個字都有特定的意義和音韻。
拆分部首和筆畫
《王淦昌》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王:部首-王,筆畫-4
- 淦:部首-水,筆畫-11
- 昌:部首-日,筆畫-8
來源和繁體
《王淦昌》這個詞源自中國的姓氏文化,其中“王”是中國最常見的姓氏之一,而“淦昌”是取名的部分。
在繁體字中,王淦昌的寫法為“王淦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王淦昌的字形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的意義和發音基本相同。
例句
1. 王淦昌是一位勤奮而有才華的青年。
2. 我們今天邀請了王淦昌先生來授課。
3. 王淦昌憑借自己的努力在事業上取得了***************。
組詞
由于《王淦昌》是一個人名,通常不與其他詞組成組詞。
近義詞
由于《王淦昌》是一個人名,通常沒有近義詞。
反義詞
由于《王淦昌》是一個人名,通常沒有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