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汪濊 ”。
“汪穢”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基本解釋
“汪穢”是“汪濊”(wāng huì)的異形詞,二者含義相同。這一用法在《漢語辭海》《滬江線上詞典》等工具書中均有明确标注。
詞義指向
字形與讀音
使用場景
該詞多見于古文或書面語,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例如:“江水汪穢,奔流不息”可描述水勢浩大。
注意事項
部分低權威網頁(如、)嘗試拆分解釋“汪”和“穢”的獨立含義,但實際需以“汪濊”整體理解,避免望文生義。
若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或文獻出處,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辭源》等專業辭書。
《汪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泥濘髒穢、污濁不潔。
《汪穢》的部首是氵(三點水)和禾(禾字頭部),總共有12個筆畫。
《汪穢》是由漢語詞語的兩個字組成,其中,“汪”表示泥濘,即水泥漿的樣子,而“穢”表示髒污不潔。
《汪穢》的繁體字為「汪穢」。
在古代,漢字寫法有所不同。《汪穢》的古代寫法為「污穢」。
1. 他的行為舉止讓人感到汪穢不堪。
2. 這個地方污水橫流,空氣中彌漫着一股汪穢的味道。
1. 污穢:表示髒亂、不潔。
2. 肮髒:表示極其不幹淨、污穢。
3. 污濁:表示水質不純、污染。
1. 髒亂:表示不整潔、污垢雜亂。
2. 肮髒:表示極度不幹淨、污穢。
3. 污濁:表示水質不純、污染。
1. 清潔:表示幹淨整潔、清爽明淨。
2. 純淨:表示完全沒有雜質、不受污染。
3. 無染:表示沒有被污染、純潔無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