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貳憲的意思、貳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貳憲的解釋

古代中央設禦史台,為國家監察機構,也稱憲台。長官為禦史大夫,也稱風憲官。其副職則稱貳憲。 元 許衡 《賀趙松澗除行台治書啟》:“恭審北闕傳宣,南臺貳憲,橫榻異數,沐雨露於九天;簪筆總權,凜風霜於十道,小人破膽,君子6*彈冠。”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貳憲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貳憲”是古代中國監察體系中的一個官職稱謂,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1. 詞義解析
    “貳”指副職,“憲”代指禦史台(國家最高監察機構,又稱“憲台”)。因此,“貳憲”即禦史台的副職官員,其正職為“禦史大夫”(也稱“風憲官”)。這一稱謂體現了古代監察體系中層級分明的特點。

  2. 曆史背景與職能
    禦史台自秦漢時期設立,負責監督百官、彈劾不法行為。作為副職的貳憲,主要協助禦史大夫處理監察事務,包括參與司法審查、巡視地方等,是維護中央集權的重要角色。

  3. 文獻例證
    元代許衡在《賀趙松澗除行台治書啟》中寫道:“恭審北阙傳宣,南台貳憲”,此處“貳憲”即指南台(禦史台分支)的副職官員,印證了該詞的實際使用場景。

  4. 補充說明
    隨着朝代更疊,監察機構名稱和副職稱謂有所變化。例如,明代改禦史台為都察院,副職改稱“副都禦史”,但“貳憲”作為曆史術語仍常見于元代及之前的文獻中。

“貳憲”是古代監察體系中的特定官職,其釋義需結合曆史制度及文獻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元史·職官志》或相關典章制度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貳憲》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貳憲》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用來形容某些法律、規章等文件修訂的第二版或第二部分。這個詞可以理解為“第二憲法”或“修訂憲法的第二文章”。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貳憲》的拆分部首是“貝”和“宀”,其中“貝”是象形部首,表示財富或寶藏,而“宀”是安全部首,表示庇護的房屋。

根據筆畫計算,《貳憲》這個詞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貳憲》一詞最早見于唐代,用于描述唐玄宗時期修訂的第二部分法律文本。

在繁體字中,《貳憲》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可以将《貳憲》分别用繁體字的寫法描述為“貳憲”。

例句

1. 新修訂的《貳憲》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2. 根據《貳憲》,官員必須遵守廉潔行為準則。

組詞

與《貳憲》相關的組詞包括:貳法、貳則、貳條,這些詞語也是用來表示修訂法律或規章的相關術語。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二憲、第二憲法、修訂文本

反義詞:初憲、原始法規、第一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