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建都的意思、建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建都的解釋

[found a capital] 建立國都;定都

詳細解釋

定都;建立國都。 漢 班固 《東都賦》:“立號 高邑 ,建都 河 洛 。”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韻》:“建都分魏闕,下詔闢 荊門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建都(jiàn dū)是一個漢語動詞,指選定某個地點作為國家的首都,即确立政治權力中心的行為。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


一、核心釋義

  1. 确立都城

    指國家或政權将某個城市正式設立為首都,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例如:

    “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于應天府(今南京)。”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曆史決策行為

    強調統治者在特定曆史背景下對首都的選址決策,如:

    “北宋建都汴梁(今開封),因其地處中原水陸要沖。”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字源與結構


三、權威辭書定義

  1. 《現代漢語詞典》

    “建都:建立首都;定都。”

    (鍊接:商務印書館官網 - 需訂閱訪問詞條)

  2. 《漢語大詞典》

    “建都:定都;建立國都。”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3. 《辭海》

    “建都:确定并建立國家的首都。”

    (鍊接:辭海網絡版 - 詞條需檢索)


四、經典文獻用例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23.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3. 譚其骧. 《中國曆史地圖集》[M]. 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
  4. 司馬光. 《資治通鑒》[M]. 北京:中華書局,1956.

網絡擴展解釋

“建都”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建立首都或确定某地為政治中心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建都”指政權或國家确立首都的地理位置,通常涉及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遷移或新建。例如:

二、詳細解釋

  1. 曆史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班固《東都賦》:“立號高邑,建都河洛”,指東漢定都洛陽。
  2. 功能意義
    建都不僅是地理選擇,更是政治權力的象征,如唐代杜甫《建都十二韻》提到“建都分魏阙”,強調都城對國家治理的作用。

三、近義詞與用法

四、外文翻譯

五、補充說明

建都需綜合考慮地理、軍事、經濟等因素,例如堯舜禹湯在山西建都,因該地“表裡山河”易守難攻。現代語境中,該詞也可比喻某地成為新中心,如“科技公司建都矽谷”。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案例,可參考、6提供的古籍和實際應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哀痛昂黛标準化財團憯瘁黨族點冊點瑟琱弓叮囑費錢飛魚族風車風壇風張風勢敢勇歸飛貴僚合繻翬甍胡星監奴健訟激話精讨妓堂開光寬曠魁跣雷渚連業廉勇隸妾隴水漏眼門戶開放妙處敏晤慕光帔子骈臻辟諱坡壟淺窳七寶肉囊囊搔頭抓耳掃葉色沮賞勞擅政神渚詩澀世諺聳峻天憂挺秀忤犯夏花心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