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化源的意思、化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化源的解釋

(1).教化的本源。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昭室化源,發揚大號。” 唐 李翺 《再請停率修寺觀錢狀》:“其論釋氏之害於人者,尚列為高等,冀感悟聖明,豈不欲發明化源,抑絶小道。”《舊唐書·李绛傳》:“陛下思廣天聰,親覽國史,垂意精頤,鑒於化源,實天下幸甚。”

(2).指掌教化之位。《舊唐書·李渤傳》:“若言不行,計不從,順奉身速退,不宜屍素於化源。”

(3).中醫學指六氣的生化之源。《醫宗金鑒·張仲景<傷寒論·太陽病中>》“炙甘草湯方”集解引 張璐 曰:“津液枯槁之人,宜預防二便秘濇之虞,麥冬、生地溥滋膀胱之化源。”《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大人口破》“大人口破分虛實”注:“如口瘡乾黃硬作渴者,宜服加減八味丸,以滋化源,俱禁水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化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領域解釋,具體如下:

一、基礎信息


二、主要含義解析

  1. 教化的本源
    指社會道德、文化傳承的根本依據。
    例證:唐代韓愈《順宗實錄五》提到“昭室化源,發揚大號”,強調以教化本源弘揚治國理念;李翺的奏疏中也用此詞呼籲君主重視儒家教化。

  2. 掌教化之職
    指負責推行教化的官職或職責。
    例證:《舊唐書·李渤傳》中“不宜屍素於化源”,指官員若無法履行職責應主動退位。

  3. 中醫學概念
    指“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的生化之源”,涉及人體津液、氣血的生成與調節。
    例證:《醫宗金鑒》中提及“麥冬、生地溥滋膀胱之化源”,強調通過藥物滋養體内生化之源。


三、應用領域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舊唐書》《醫宗金鑒》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化源

化源(huà yuán)指化學物質的起源。其中,化(huà)指化學,源(yuán)指起源、根源。化源是一個簡單的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化字的部首為钅,即“金”字旁,其餘的部分為䜌。源字的部首為水,即“氵”字旁,其餘的部分為原。

化字的筆畫數為4畫,源字的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化源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直接和簡單,是由“化”和“源”兩個字組合而成,用來描述化學物質的起源。

繁體

化源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化源”,沒有太多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化字的寫法與現代相差不大,略有些許變化,但整體形狀相似。源字的古代寫法為“泉”,表示水流。

例句

1. 這本書詳細介紹了化源的理論和實踐。
2. 科學家們正在探索宇宙中各種化源的起源。

組詞

衍生詞:
化學(huà xué)- 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和變化的科學;
源頭(yuán tóu)- 事物的開始或起源。

近義詞

起源、根源、淵源

反義詞

末淵、終止、終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