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瓯飯瓢飲”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ōu fàn piáo yǐn,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字面解釋:
指用小盆(瓯)盛飯,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極其簡樸或窮困潦倒。
該成語通過日常用具的簡陋,隱喻物質條件的匮乏。
出處與典故:
源自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曾友于》,原文為:“汝父母皆不知,我豈惜瓯飯瓢飲乎?”()。此處通過反問語氣,表達對清貧生活的坦然态度。
引申含義:
部分文獻(如、6)提到,該詞也可用于褒義,比喻主動選擇簡樸的生活方式,與“安貧樂道”的價值觀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出處,可參考《聊齋志異》原文()。
《瓯飯瓢飲》是一個成語,形容吃飯喝酒的生活非常簡樸。它強調人們過着樸素、質樸的生活,以表示節儉、不奢華的生活态度。
《瓯飯瓢飲》這個成語的部首是瓦,拼音是wǎ,總的筆畫數是17。
《瓯飯瓢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食貨志》中,形容西漢朝董仲舒與友人視華下飯。它既代表了古人節儉的生活态度,又傳達了董仲舒的忠誠和堅持正義的精神。
《瓯飯瓢飲》是《瓯飯瓢飲》的繁體字寫法。
在古時候,《瓯飯瓢飲》的寫法稍有不同,為“甌飯瓢飲”。
他身居高位,卻仍然保持着瓯飯瓢飲的生活,一直以來深得人們的尊敬。
瓢潑大雨、瓯江、瓢蟲、飯量、飲品
儉樸、簡樸、節儉、樸素
奢侈、浪費、鋪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