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屠戮 ”。
“屠僇”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字形和語境分析:
字義拆解
組合含義 “屠僇”實為“屠戮”的異體寫法,指大規模屠殺,屬于同義複詞結構。例如《漢書·酷吏傳》中“屠戮無辜”即類似用法。
使用注意
若您遇到具體古籍用例,可補充上下文以便精準解讀。
屠僇(tú lǜ),又稱作"屠殺"、"*********",是指大規模的、殘忍的殺戮行為。通常用來形容殺戮行為極其殘忍、暴虐,涉及大量人或動物的生命。
屠僇的部首是 "屍",屬于形聲字,字形由 "屮" 和 "武" 組成。"屮" 表示草的形狀,"武" 表示武器,表示武力行為。
屠僇的拆分筆畫為:屍(3畫)+ 屮(4畫)+ 武(8畫)= 15畫
詞語"屠僇"最早源于《詩經·衛風·淇奧》:“鳥言又如何?人言不可尤。鳥言又如何?人言猶可畏。屠狗之志,虐鳥之樂,不可逃也。”此處的"屠狗之志"是指屠殺狗的殘忍決心。
在繁體中,"屠僇" 與簡體一樣,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屠僇的古字形是 "屠號",其中 "屠" 表示屠殺,"號" 表示聲音。意為屠殺時發出的聲音,引申為屠殺行為。
1. 這個國家曆經了一場慘無人道的屠僇。
2. 曆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多殘酷的屠僇事件。
1. 屠殺:指大規模的殺戮行為。
2. 殘殺:指殘忍地殺害他人。
3. *********:指規模較大的屠殺行為。
1. 屠戮:指殘忍地殺害、屠殺。
2. 遷怒:指将憤怒或仇恨轉移到無辜者身上。
3. 慘絕人寰:形容極其殘忍、令人震驚的場景。
1. 平和:指沒有暴力、沒有沖突。
2. 仁愛:指對他人充滿愛心、仁慈。
3. 和平:指沒有戰争、沒有殺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