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屠戮 ”。
“屠僇”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字形和语境分析:
字义拆解
组合含义 “屠僇”实为“屠戮”的异体写法,指大规模屠杀,属于同义复词结构。例如《汉书·酷吏传》中“屠戮无辜”即类似用法。
使用注意
若您遇到具体古籍用例,可补充上下文以便精准解读。
屠僇(tú lǜ),又称作"屠杀"、"*********",是指大规模的、残忍的杀戮行为。通常用来形容杀戮行为极其残忍、暴虐,涉及大量人或动物的生命。
屠僇的部首是 "尸",属于形声字,字形由 "屮" 和 "武" 组成。"屮" 表示草的形状,"武" 表示武器,表示武力行为。
屠僇的拆分笔画为:尸(3画)+ 屮(4画)+ 武(8画)= 15画
词语"屠僇"最早源于《诗经·卫风·淇奥》:“鸟言又如何?人言不可尤。鸟言又如何?人言犹可畏。屠狗之志,虐鸟之乐,不可逃也。”此处的"屠狗之志"是指屠杀狗的残忍决心。
在繁体中,"屠僇" 与简体一样,没有变化。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中,屠僇的古字形是 "屠號",其中 "屠" 表示屠杀,"號" 表示声音。意为屠杀时发出的声音,引申为屠杀行为。
1. 这个国家历经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屠僇。
2.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残酷的屠僇事件。
1. 屠杀:指大规模的杀戮行为。
2. 残杀:指残忍地杀害他人。
3. *********:指规模较大的屠杀行为。
1. 屠戮:指残忍地杀害、屠杀。
2. 迁怒:指将愤怒或仇恨转移到无辜者身上。
3. 惨绝人寰:形容极其残忍、令人震惊的场景。
1. 平和:指没有暴力、没有冲突。
2. 仁爱:指对他人充满爱心、仁慈。
3. 和平:指没有战争、没有杀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