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6*吾爾族傳統的十二套大型套曲。廣泛流傳于 天山 南北各地。包括序歌、叙誦歌曲、叙事組歌、舞蹈組歌、間奏曲等。體裁多樣,節奏生動,曲調極為豐富。建國後,根據著名藝人 吐爾地阿洪 (1881-1956年)演唱的錄音,記譜整理,輯成《十二木卡姆》一書,于1960年出版。“木卡姆”一詞,源自阿拉伯語,原意為“最高的位置”,轉義為“大型套曲”;也可能來自波斯語muq歌加突厥語an歌。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十二木卡姆漢語 快速查詢。
十二木卡姆是維吾爾族傳統古典音樂的代表形式,被譽為“東方音樂明珠”。以下從詞義、結構、曆史淵源及藝術特色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木卡姆”源自阿拉伯語,原意為“地點”“地位”或“法律”,在音樂術語中特指“成套的民族古典音樂”。前綴“十二”表示其由十二套大型樂曲組成,每套對應不同的音樂主題和情感表達。
十二木卡姆每套包含三大部分:
完整演繹需24小時以上,包含近300首曲目,如《拉克》《且比亞特》《納瓦》等十二部經典套曲。
20世紀起通過建立藝術團、出版典籍、開設專業課程等方式進行搶救性保護,避免這一古老藝術因生活方式變遷而失傳。
《十二木卡姆》是指藏族民間傳說中的十二生肖,與漢族的十二生肖相似,代表了十二種不同的動物,每個動物代表一個生肖年份。根據傳說,每個人生在不同的生肖年份會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運勢。
《十二木卡姆》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十”、“木”、“卡”和“姆”。其中,“十”是數目部首,“木”是木部首,“卡”和“姆”則沒有部首歸屬。該詞的總共有13畫。
《十二木卡姆》這個詞源自藏族民間傳統,與藏族文化有着密切的關系。在藏語中,該詞的繁體字為“སྤྲིན་མེད་གསུམ་གསུམ་ཆེན་ལགས་པའི།”。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十二生肖在古代常被稱為“十二支”,而每個生肖的字形可能也有一定的變化。然而,具體的古時候漢字寫法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以确定。
我們正在進入龍年,根據《十二木卡姆》的說法,屬龍的人具有聰明、自信和領導能力等特點。
與《十二木卡姆》相關的組詞有:十二生肖、生肖年份、生肖文化等。
與《十二木卡姆》相似的詞彙有:生肖、黃道十二宮、十二屬相等。
與《十二木卡姆》相對的詞彙很難确定,因為該詞代表了一種特定的文化概念,很難找到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