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肉杏的意思、肉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肉杏的解釋

杏之一種。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二九:“金剛拳,赤大而扁,肉厚,味佳。一名肉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肉杏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分别指向植物學和中醫藥學領域:

一、指杏樹的果實(杏子)的肉質部分

指薔薇科植物杏(Prunus armeniaca)成熟果實的可食用果肉。其特點是柔軟多汁、酸甜可口,呈黃色或橙紅色。該含義強調杏果肉與外層果皮、内部硬核(杏仁)的區分。杏原産于中國,已有數千年栽培曆史,是常見溫帶水果,可鮮食或加工成果脯、果醬等。

來源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杏”的釋義;《中國植物志》薔薇科杏屬條目。

二、中藥“巴旦杏”的别稱

在中醫藥典籍中,“肉杏”常作為“巴旦杏”(又稱扁桃、巴旦木)的俗稱,特指其味甜可食的栽培變種果仁。與味苦的藥用“苦杏仁”不同,肉杏(巴旦杏)性平味甘,具有潤肺止咳、健胃通便的功效,常用于肺燥咳嗽、腸燥便秘的輔助調理。

來源參考:《中藥大辭典》對“巴旦杏”的釋名及性味歸經記載;《中華本草》堅果類藥物條目。

文化延伸

杏在傳統文化中象征醫學(“杏林”代指醫界),其果肉與果仁(含肉杏)均承載食用與藥用雙重價值。需注意區分食用甜杏仁(肉杏/巴旦杏)與藥用苦杏仁的毒性差異,後者需炮制後遵醫囑使用。

來源參考:《本草綱目》果部·杏類;中醫典故“杏林春暖”。

網絡擴展解釋

“肉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均有明确記載。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肉杏(拼音:ròu xìng)指杏的一種特殊品種,其特點是果實肉厚、味道鮮美。該名稱源于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九的記載:“金剛拳,赤大而扁,肉厚,味佳。一名肉杏。”

二、特征與用途

  1. 形态特征:果實呈赤紅色,形狀偏扁,果肉較普通杏更厚實。
  2. 口感優勢:味道酸甜適中,被描述為“味佳”,適合鮮食或加工。
  3. 曆史背景:這一名稱多見于古代農學文獻,可能與特定地域的品種或古人對杏的分類方式有關。

三、補充說明

若有進一步考證需求,可參考《農政全書》原文或農業古籍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闇亂暗門八統表式摽題禀聞不祿才藻超救出甲從弟蛋白單民得適定功鬥雀煩惱身發行人筏子風書改俗遷風格林童話梗險瑰玮過秦論黑虎大靈官花邊人物壞醋荒子胡拉混扯簡授僭肆箕皓酒豔蠲賦扣定冷卻離懈鸾轸駱谷羅紋結角落雁驢屋緑篠木圖篷舟七返九還窮國窮幕穹天如火如荼善遇師工屬聽死沓沓跳遠帷幌鹜角黍縣團級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