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實惠。《書·盤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實德於民,至于婚友,乃敢大言汝有積德。” 孫星衍 疏:“言汝能去其傲慢從康之心,施實惠於衆民,至於婚姻僚友,乃可大言汝有積德。”
“實德”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核心含義
根據權威古籍《尚書·盤庚上》記載,“實德”原指實際的恩惠或實惠,強調給予民衆切實的利益。如“施實德於民”意為将實際好處給予百姓。這種用法在曆代注釋中被延續,如清代孫星衍在《尚書今古文注疏》中明确将“實德”解釋為“實惠”。
現代延伸理解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補充了道德層面的含義,認為“實德”可指真實的道德品質或實際行動中展現的德行。這種解釋将“實”理解為實際行為,“德”指道德标準,強調言行一緻的美德。
辨析建議
在古籍文獻或嚴肅學術場景中,建議優先采用“實惠”的原義;若涉及現代道德讨論,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指向具體德行。需注意部分網絡釋義(如、9)存在混淆或例證偏差,建議優先參考《漢典》《尚書》等權威來源。
實德(shí dé)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實」和「德」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對其進行拆分、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面的解析。
實德的部首是「宀」和「彳」。其中,「實」的筆畫數為5,「德」的筆畫數為9。
「實德」是一個使用字義組合的詞語。其中,「實」表示真實、實際,「德」表示道德、品德。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實德」這個詞,代表真實的道德。
在繁體字中,「實」通常寫作「實」,而「德」則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實」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其基本形狀和現代漢字相似。而「德」在古時候的寫法相對穩定,和現代寫法沒有太大差異。
1. 他以實德立身,深受大家的尊敬。
2. 孝順父母是一種實德行為。
實德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彙搭配成為新的詞語,如:
實德立身、實德為人、實德行為、實德标準等。
實德的近義詞是「*********」,這三個詞都表示道德高尚、真實美好的品質。
實德的反義詞是「虛僞」,虛僞與實德相對,指的是假裝、不真實的行為或品質。
綜上所述,實德是一個代表真實的道德的詞彙,由「實」和「德」兩個字組成。拆分部首分别是「宀」和「彳」,「實」和「德」的筆畫數分别為5和9。來源于字義的組合,繁體字中「實」可能寫作「實」。在古時候,「實」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而「德」的寫法相對穩定。實德的例句有:他以實德立身,深受大家的尊敬;孝順父母是一種實德行為。實德可以與其他詞搭配,形成新的詞組,如實德立身、實德為人等。其近義詞是「*********」,反義詞是「虛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