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寬恕。《漢書·遊俠傳·原涉》:“ 莽 乃召見,責以辠惡,赦貰,拜鎮戎大尹。” 顔師古 注:“貰,謂寬其罪。”
“赦贳”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赦贳”是古漢語中表示寬恕罪責的複合詞,多用于曆史文本。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書》原文及注疏。
赦贳(shè xi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寬恕和免除罪過或債務。它常用來形容國家或君主寬恕罪犯或妥善解決債務問題。
赦贳的部首是貝(貝字旁),由12畫組成。貝部表示與財産、金錢相關的含義,是指在寬恕過錯和解決債務的行為。
赦贳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文字“赦”,其中的部分字形和意義被引入到了現代漢字中。在繁體字中,赦贳可以寫作赦貸。
在古代,赦贳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字形中的“末”字旁表示罪犯,其中的“讠”字表示寬恕、赦免的意思。典型的古代寫法是“赦”字上方加一個鬥字旁,下方是一個貝字旁。
1. 國家頒布了赦贳令,釋放了許多反對派的政治犯。
2. 他無法償還債務,隻能希望債主能給予一次赦贳。
1. 赦免(shè miǎn):寬恕和免除罪過或債務。
2. 赦免手續(shè miǎn shǒu xù):申請寬恕和免除罪過或債務的手續。
3. 赦免條款(shè miǎn tiáo kuǎn):關于寬恕和免除罪過或債務的規定。
近義詞:寬恕、寬大、寬宥
反義詞:懲罰、追債、嚴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