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滅口的意思、滅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滅口的解釋

[do away with a witness] 怕洩露秘密而害死知情人

詳細解釋

(1).為防止洩密而害死知道内情的人。《戰國策·楚策四》:“ 李園 既入其女弟為王後,子為太子,恐 春申君 語洩而益驕,陰養死士,欲殺 春申君 以滅口。”《人民文學》1977年第10期:“這和 鳳姐 為了滅口而命 旺兒 ‘務将 張華 治死’的作為如出一轍。”

(2).采取某種措施,避免給人以口實。《史記·刺客列傳》:“ 秦 将 樊於期 得罪於 秦王 ,亡之 燕 。太子受而舍之。 鞠武 曰:‘不可……願太子疾遣 樊将軍 入 匈奴 以滅口。’”《紅樓夢》第九四回:“偷玉的人要叫夫人查出來,明知是死無葬身之地,他着了急,反要毀壞了滅口,那時可怎麼處呢?” 梁斌 《紅旗譜》一:“那不是什麼砸鐘賣銅頂田賦,是要砸鐘滅口,存心霸占河神廟前後四十八畝官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滅口"是一個漢語動詞,其核心含義指為阻止秘密洩露而除掉知情者。根據權威詞典釋義及法律語境,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殺人以阻止洩密

    指通過殺害知曉内情的人,使其無法洩露秘密。這是該詞最常用且直接的含義。

    例:犯罪團夥為掩蓋罪行,企圖殺害目擊者滅口。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定義:"為防止洩露秘密而害死知道内情的人。"

  2. 法律語境:僞證滅口

    在司法領域特指訴訟當事人或證人故意銷毀、隱匿證據,或阻止他人作證的行為。

    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補充釋義:"指為掩蓋真相而消滅證據或知情者。"


二、補充信息


三、權威引用

  1.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滅口:為防止洩露秘密而殺死知道内情的人。"

  2. 《法學大辭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訴訟中當事人為掩蓋事實而消滅證據或知情人的行為。"


以上釋義綜合權威工具書及法律條文,涵蓋日常與專業場景用法,确保概念解釋的準确性與全面性。

網絡擴展解釋

“滅口”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具體解釋:

基本含義

指為了保守秘密或掩蓋真相,通過極端手段(如殺害或威脅)使知情者無法洩露信息。常見于“殺人滅口”等搭配,強調通過消除知情者來防止秘密外洩。


詳細解釋

  1. 消除知情人
    指通過殺害、威脅等方式使掌握内情的人無法開口。例如《戰國策·楚策四》中記載的“陰養死士,欲殺春申君以滅口”,即為此意。

  2. 避免留下口實
    廣義上也可指采取非暴力手段消除可能引發争議的證據或言論。例如《紅樓夢》提到“毀壞證據滅口”的擔憂。


用法與示例


曆史典故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樊於期逃至燕國後,太子丹采納建議将其送往匈奴以“滅口”,此處指避免引發秦燕矛盾。


“滅口”核心含義是消除信息洩露風險,既包括極端暴力手段,也涵蓋其他隱蔽措施。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程度和方式。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案例,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半解邊塵不驚彼中裁剖漕斛赤膊村公地點地球斷袖之契敦慎飯蔬廢墜風馬不接福利經濟學公券骨碌子合鼓黑泉壞廢黃門回路禍辱見危緻命駕頭雜劇桀骜難馴積勞成疾驚騷金鄰吉象饋節酷評連盟陵次梨頭漏迹貿易壁壘毛質妙士難得糊塗泮合捧托骈接乾吊絨絨三陔三一傷哀射囿收掌束發誰差四個現代化俗劣題湊統軍投隙抵罅五經掃地憲寫遐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