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utious;prudent;discreet] 謹慎持重
經過慎重考慮,我們決定延期開會
還不好生慎重帶上,仔細你娘知道了。——《紅樓夢》第三回
謹慎持重;謹慎認真。《東觀漢記·陰識傳》:“﹝ 陰識 ﹞對賓客語,不及國家,其慎重如此。” 宋 蘇轼 《拟進士對禦試策》:“慎重則必成,輕發則多敗。”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官書如此慎重,豈復私家著述所能比肩。” 巴金 《家》七:“ 覺民 慎重地表示他的意見。”
“慎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核心詞義
指在行動、決策或言語中表現出謹慎、周密的态度,強調不輕率、不魯莽,需經過深思熟慮。例如:“處理敏感問題時要格外慎重。”
詞性特點
近義詞與反義詞
典型應用場景
文化關聯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三思而後行”(《論語》),與“慎重”理念相通,體現對後果負責的處世哲學。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或相關成語,可提供例句進行補充分析。
慎重是一個多義詞,主要指謹慎、慎重考慮或行事謹慎小心的态度和品質。它是形容一個人對于決策或行動都非常慎重謹慎,不輕率行事,經過深思熟慮後才做出判斷的狀态。
慎重的部首為心字旁和勿字旁,它是由左側的心字旁表示心思考慮,右側的勿字旁表示謹慎小心組成。總共有14個筆畫。
慎重這個詞是古代漢語字詞的成果之一。它來源于《論語·衛靈公》中的一句話:“非慎取之不固辭也,是故君子慎其獨也。”在繁體字中,慎重的寫法為「慎重」。
慎重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常見的有「慎縱」、「慎從」、「慎抄」、「慎搖」等寫法。雖然寫法不同,但都傳達了慎重的意思。
1. 他在做決策時常常非常慎重,不會輕率地做出任何決定。
2. 媽媽對于孩子的教育非常慎重,對待每一個細節都非常認真。
組詞:慎重考慮、慎重選擇、慎重行動
近義詞:小心謹慎、審慎、謹慎
反義詞:輕率、沖動、魯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