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麤缯的意思、麤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麤缯的解釋

亦作“麄繒”。粗制的絲織品。 宋 蘇轼 《和董傳留别》:“麤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宋 陸遊 《白發》詩:“未午舂炊餘脫粟,乍寒包裹有麄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麤缯”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字形與演變

2.詞義解析

3.文學引用

4.現代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紡織品分類或相關詩詞背景,可參考權威古籍或文學解析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麤缯》的意思

《麤缯》(cū léng),古代漢字詞語,意為粗糙且松散的紗線。

拆分部首和筆畫

《麤缯》的部首是糸(mì,絲的意思),全字一共有20畫。

來源

《麤缯》最早出自《詩經·小雅·麟之趾》一篇中。在古代,紡織品的制作是十分重要的生産活動,紡織品如絲綢、棉布等常常被賦予象征着文明和美好的意義。而在這篇詩中,描述了粗糙、松散的麻線,傳達出了一種不完美和不正常的形象。

繁體

《麤缯》的繁體字為「麤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康熙字典》為例,《麤缯》在古漢字中的寫法為:

麤:麥(麥)+ 忄(心)+ 貝(貝)+

缯:糸(糸)+ 豕(豕)+ 左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