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浪振動樹林。形容樂聲激越宏亮。《列子·湯問》:“ 薛譚 學謳於 秦青 ,未窮 青 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 秦青 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儒林外史》第五五回:“ 荊元 慢慢的和了弦,彈起來,鏗鏗鏘鏘,聲振林木,那些鳥雀聞之,都栖息枝間竊聽。”
“聲振林木”是一個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形容歌聲或樂器聲高亢宏亮,聲浪甚至能振動周圍的樹木。該成語強調聲音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多用于藝術表演場景。
最早出自《列子·湯問》中的典故:秦青送别學生薛譚時,“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後《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也引用了此詞,描述琴聲“铿铿锵锵,聲振林木”。
“聲振林木”通過誇張的意象(振動林木)突出聲音的震撼力,兼具文學性和畫面感,是中文中描述聲音效果的經典表達。
《聲振林木》是一個成語,意為聲音震動着大片的森林樹木。形容聲音傳出極遠,震動力量極大。
《聲振林木》的拆分部首是“耳”和“木”,其中“耳”是“耳朵”的意思,“木”是“樹木”的意思。這個成語總共有10個筆畫。
《聲振林木》原本出自《詩經·鄘風·采薇》一篇,是中國古代的一首詩歌,後來逐漸被人們用來形容聲音傳播範圍廣遠、震動力量巨大的情景。
《聲振林木》是《聲振林木》的繁體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聲振林木》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針對不同的古代寫法,我們目前無法确切找到相關的信息。
1. 他的歌聲如此嘹亮,仿佛能夠聲振林木。
2. 那場演唱會的聲音震撼人心,令人感歎聲振林木。
1. 震撼 (zhèn hàn): 強烈的震動或沖擊。
2. 傳播 (chuán bō): 信息、聲音等在空間中傳遞。
3. 聲音 (shēng yīn): 通過空氣傳播的聲波。
1. 聲勢浩大
2. 壯麗壯觀
3. 聲威顯赫
1. 寂靜無聲
2. 小動靜
3. 無聲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