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藏蓄的意思、藏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藏蓄的解釋

亦作“ 藏畜 ”。1.收藏;蓄存。 唐 張彥遠 《曆代名畫記·論名價品第》:“凡人間藏蓄,必當有 顧 、 陸 、 張 、 吳 著名卷軸,方可言有圖畫。” 宋 蘇轼 《寄傲軒》詩:“ 東坡 無邊春,方寸盡藏蓄。”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好古之稱,藉藉海内,其藏蓄當甲諸方矣。”

(2).隱藏。 宋 歐陽修 《本論》:“不任人者,非無人也,彼或挾材藴知,特以時方惡人之好名,各藏畜收斂,不敢奮露,惟恐近於名,以犯時人所惡。”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七:“我自己的頸子上也有點羅唣,原來是昨晚在床上放過一下的軍帽裡面,在那皮沿的内部也藏蓄了好些馀孽。”

(3).指文章等蘊含的内容。 清 劉大櫆 《<春秋發微>序》:“其見之文章,則藏蓄高遠而不可以一端測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藏蓄”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其解釋可從以下四個層面展開:

  1. 收藏與蓄存
    指對物品或資源的保存與積累。例如唐代張彥遠在《曆代名畫記》中提到“凡人間藏蓄,必當有顧、陸、張、吳著名卷軸”,強調收藏珍貴書畫的行為。蘇轼詩句“方寸盡藏蓄”則借指内心對情感的積蓄。

  2. 隱藏
    表示人或事物被遮掩、不顯露。宋代歐陽修《本論》中用“各藏畜收斂”描述人們因時局壓抑而隱藏才能,郭沫若在《北伐途次》中也以“藏蓄馀孽”暗喻隱患的存在。

  3. 文章或事物的内涵
    指文字、藝術作品中蘊含的深意。清代劉大櫆評價文章“藏蓄高遠而不可以一端測”,強調内容的深邃與豐富性。

  4. 古代詩詞中的引申用法
    如陸遊“藏蓄猶堪過歲兇”以儲藏食物喻應對災年,司馬光“願君善藏蓄”則寄寓珍惜美好事物的哲理。


該詞核心含義圍繞“内斂、保存”展開,既可指具體物品的收藏(如書畫、糧食),也可用于抽象表達(如情感、文意)。其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尤為常見,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書面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藏蓄這個詞是指内斂、深沉、不輕易表露的性格特點。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它是一個三個字的成語,由兩個部首構成,分别是“⺧”(裡)和“㇒”(久)。拆分成獨立的字,它們的筆畫分别是5和1。 據說,《說文解字》裡将“藏蓄”視為是一個複合字,原指“藏秘蓄器”。現代漢字中,藏蓄是一個意思相近但更加抽象的概念詞語。在繁體字中,字形上稍有不同。 根據古時候的寫法,漢字“藏”分為兩個部分,上面是“⺍”(鈎)和下面是“⺧”(裡)。而“蓄”則由三個相同的部分組成,也就是“⺻”(心)。這種寫法展現了古人對于藏蓄的特殊理解。 以下是一個例句,以幫助理解和使用“藏蓄”這個詞語: 他性格十分藏蓄,很少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一些與“藏蓄”相關的詞語包括: 組詞:内斂、深沉、含蓄、憋屈。 近義詞:沉默寡言、内向、慢熱。 反義詞:開放、直率、外向、開朗。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