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藏蓄的意思、藏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藏蓄的解释

亦作“ 藏畜 ”。1.收藏;蓄存。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名价品第》:“凡人间藏蓄,必当有 顾 、 陆 、 张 、 吴 著名卷轴,方可言有图画。” 宋 苏轼 《寄傲轩》诗:“ 东坡 无边春,方寸尽藏蓄。”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好古之称,藉藉海内,其藏蓄当甲诸方矣。”

(2).隐藏。 宋 欧阳修 《本论》:“不任人者,非无人也,彼或挟材藴知,特以时方恶人之好名,各藏畜收敛,不敢奋露,惟恐近於名,以犯时人所恶。”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七:“我自己的颈子上也有点罗唣,原来是昨晚在床上放过一下的军帽里面,在那皮沿的内部也藏蓄了好些馀孽。”

(3).指文章等蕴含的内容。 清 刘大櫆 《<春秋发微>序》:“其见之文章,则藏蓄高远而不可以一端测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藏蓄”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其解释可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1. 收藏与蓄存
    指对物品或资源的保存与积累。例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凡人间藏蓄,必当有顾、陆、张、吴著名卷轴”,强调收藏珍贵书画的行为。苏轼诗句“方寸尽藏蓄”则借指内心对情感的积蓄。

  2. 隐藏
    表示人或事物被遮掩、不显露。宋代欧阳修《本论》中用“各藏畜收敛”描述人们因时局压抑而隐藏才能,郭沫若在《北伐途次》中也以“藏蓄馀孽”暗喻隐患的存在。

  3. 文章或事物的内涵
    指文字、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意。清代刘大櫆评价文章“藏蓄高远而不可以一端测”,强调内容的深邃与丰富性。

  4. 古代诗词中的引申用法
    如陆游“藏蓄犹堪过岁凶”以储藏食物喻应对灾年,司马光“愿君善藏蓄”则寄寓珍惜美好事物的哲理。


该词核心含义围绕“内敛、保存”展开,既可指具体物品的收藏(如书画、粮食),也可用于抽象表达(如情感、文意)。其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尤为常见,现代语境中多用于书面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藏蓄这个词是指内敛、深沉、不轻易表露的性格特点。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它是一个三个字的成语,由两个部首构成,分别是“⺧”(里)和“㇒”(久)。拆分成独立的字,它们的笔画分别是5和1。 据说,《说文解字》里将“藏蓄”视为是一个复合字,原指“藏秘蓄器”。现代汉字中,藏蓄是一个意思相近但更加抽象的概念词语。在繁体字中,字形上稍有不同。 根据古时候的写法,汉字“藏”分为两个部分,上面是“⺍”(钩)和下面是“⺧”(里)。而“蓄”则由三个相同的部分组成,也就是“⺻”(心)。这种写法展现了古人对于藏蓄的特殊理解。 以下是一个例句,以帮助理解和使用“藏蓄”这个词语: 他性格十分藏蓄,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一些与“藏蓄”相关的词语包括: 组词:内敛、深沉、含蓄、憋屈。 近义词:沉默寡言、内向、慢热。 反义词:开放、直率、外向、开朗。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