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代驿傳中以最快的速度發送文件的“急腳遞”所懸的木牌。因其為朱漆黃金字,故名。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官政一》:“驛傳舊有三等…… 熙寧 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黃金字,光明眩目,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行五百餘裡。有軍前機速處分,則自禦前發下,三省、樞密院莫得與也。”《宋史·輿服志六》:“又有檄牌,其制有金字牌、青字牌、紅字牌。金字牌者,日行四百裡,郵置之最速遞也。” 明 李東陽 《金字牌》詩:“金字牌,從天來,将軍慟哭班師迴。”
“金字牌”是宋代驿傳制度中的特殊通信憑證,主要用于傳遞緊急軍事或官方文件。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用途
金字牌是宋代“急腳遞”使用的标識物,屬于最高級别的文件傳遞方式。專用于傳送皇帝直接下達的緊急诏令或軍事機密,如《夢溪筆談》記載的“軍前機速處分”文件,需從禦前直接發出,連三省、樞密院也無權幹預。
外觀特征
其形制為木制牌匾,表面塗朱紅色漆,并刻有黃金色文字,視覺效果“光明眩目”,傳遞時“如飛電”般迅速。
傳遞速度與優先級
金字牌急腳遞的驿使每日需行進五百餘裡,遠超普通驿傳速度。沿途人員見牌須立即避讓,确保文件直達目的地。
曆史記載與影響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明确記錄了金字牌的運作機制,凸顯其在宋代軍事通信中的關鍵作用。後世文學作品中也有引用,如《說嶽全傳》提到嶽飛被十二道金字牌召回的情節,進一步強化了其緊急象征意義。
現代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其引申為“極高聲譽或品質的象征”,但此用法缺乏曆史文獻直接支持,可能為後起的比喻義。
示例應用:
古籍中可見“棺前朱紅漆金字牌額”“府邸黑底金字牌匾”等描述,表明其作為權威标識的延伸使用場景。
金字牌是指一種符合特定标準并以金質材料制作的牌匾、牌楣或标識。它常常被用于表示榮譽、權威、地位或特殊地位的象征。
金字牌的拆分部首是金(钅),其中“钅”是金屬的部首。根據《康熙字典》,金字共有11劃。
金字牌一詞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金字的原本含義是指用金子制造的字形,而與金相關的象征因素為其帶來了一種高貴和尊貴的意味。
繁體的金字牌可以寫作「金字牌」。
在古代,金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我們以《說文解字》為例,金字的古代寫法為「釒」。
1. 他擁有一塊由金字牌制作而成的獎狀,以示他在行業中的傑出地位。
2. 這座建築的大門上懸挂着一塊巨大的金字牌,宣告着這個企業的聲望和地位。
金牌、金字書店、金字塔、牌匾、字牌、金質
金字牌的近義詞包括金子牌、金質牌、金字匾、金字狀牌、金字金子。
金字牌的反義詞可以是非金字牌、銀牌、銅牌、木牌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