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九的意思、三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九的解釋

(1).指三公九卿。 晉 葛洪 《抱樸子·漢過》:“宦者奪人主之威,三九死庸豎之手。” 宋 範成大 《再次韻呈宗偉溫伯》:“行當侍紫極,槐棘位三九。”

(2).指韭葅、生韭等三種韭菜。“九”為“韭”的諧音。喻清貧。 宋 蘇轼 《後杞菊賦》:“ 何侯 方丈, 庾郎 三九。” 宋 劉子翚 《詠韭》詩:“肉食嘲三九,終憐氣韻清。”

(3).即三九天。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十一:“至後九九氣,諺雲:一九二九,相喚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篥。” 清 黃景仁 《如夢令·曉遇》詞:“寒否寒否,剛是昨宵三九。” 魯光 《中國姑娘》:“她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成千上萬次地揮動長臂苦練枯燥乏味的基本功。”

(4).三九相乘,謂二十七。《宋史·禮志二》:“﹝郊壇﹞,三成用三九之數,廣二十七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九”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氣候意義(主要含義)

指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即冬至後的第19天至第27天。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民間有“冷在三九”的俗語。數九計算方法為:

二、文化内涵

  1. 農事指導:提醒農民做好防寒措施,保護農作物和牲畜。
  2. 養生傳統:民間有“冬補三九”的養生習俗,通過食療增強體質。
  3. 諺語載體:衍生出“三九四九冰上走”“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等經典諺語。

三、其他古義

  1. 官職代稱:古代指三公九卿(高級官員),見于《抱樸子》等典籍。
  2. 諧音雙關:以韭菜的“九”諧音表達清貧之意,如蘇轼《後杞菊賦》中典故。

補充說明

現代使用中,“三九”主要指氣候概念,其他古義已較少使用。如需了解具體日期的三九時間,可通過冬至日推算,例如2025年冬至為12月21日,則三九為1月8日-16日。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九是什麼意思

“三九”是指寒冷的冬天,特指寒冷的三個九重天。九天分為三級,每一級為九天,因此稱為“三九”。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冬季寒冷的天氣。

三九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九這個詞拆分後的部首是“一”和“乙”,共有兩個筆畫。

三九的來源

“三九”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據考證是從中國古代天文觀測和陰陽五行學說中衍生而來的。在古代,人們根據天文觀測和氣候變化來劃分季節,将農曆十一、十二月和隨後的農曆正月稱為“三九”。因為在這段時間裡,寒冷的北風開始盛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非常寒冷。

三九的繁體

三九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三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三九的字形有所不同。它的偏旁部首為“冫”,表示寒冷的意象。在古代的字典和文獻中,三九的字形是由“十”和“丸”組合而成。

三九的例句

1. 這幾天氣溫驟降,真是三九天了。

2. 三九的氣溫讓人不敢出門。

3. 雪花紛飛的三九寒冷讓人想起家中的暖爐。

組詞

寒冷、天氣、冬天、氣候、氣溫、北風

近義詞

寒冷、嚴寒、冰冷、凍

反義詞

暖和、炎熱、夏季、熱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