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高見廣,能賦詩述其所見。《詩·鄘風·定之方中》“終然允臧” 毛 傳:“升高能賦,師旅能誓……可以為大夫。” 孔穎達 疏:“升高能賦者,謂升高有所見,能為詩賦其形狀鋪陳其事勢也。” 晉 左思 《三都賦》:“升高能賦者,頌其所見也。”
“升高能賦”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hēng gāo néng fù,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登高望遠時,能夠通過詩賦描繪所見景象、鋪陳事勢,體現個人的文學才能和觀察力。
引申意義
形容具備治國才能的人才。古人認為,能“升高能賦”者兼具文才與大局觀,可勝任大夫等官職。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相關文獻,可參考《詩經》注疏及漢典等來源。
升高能賦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三個字組成,分别是“升”、“高”和“能賦”。
1. “升”的部首是“蔔”,共有六畫。它的基本義是向上升起或提高。
2. “高”的部首是“高”,共有十一畫。它的基本義是垂直距離較大或海拔較高。
3. “能賦”的部首是“言”,“能”的部首是“耳”,共有十二畫,“賦”的部首是“走”,共有十步。兩個字合成“能賦”的意思是賦予能量或才能。
升高能賦一詞源自于古漢語,是在古代漢字創制中形成的。它在古代的書面表達中被廣泛使用。
在繁體字中,升高能賦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差異。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升”的古時寫法為“卬”,“高”的古時寫法為“髙”,“賦”的古時寫法為“賦”。雖然古代寫法不同,但字意仍然相同。
以下是一個關于升高能賦的例句:“這項培訓課程将幫助你升高能賦,擴展你的技能和能力。”
組詞:升高、能力、賦予、提高、能量。
近義詞:增長、進步、提升、增強。
反義詞:下降、降低、減少、削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