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渠堰。《新唐書·張守珪傳》:“是時,渠堨為虜毀,材木無所出。” 宋 曾鞏 《襄州宜城縣長渠記》:“及其後言渠堨者蠭出,然其心蓋或有求,故多詭而少實。”
“渠堨”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渠堰,即用于引水或防洪的水利設施。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新唐書》《襄州宜城縣長渠記》等古籍原文。
《渠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渠道和堰堤”。該詞常用于描述水利工程中的水道和水壩結構。
《渠堨》的拆分部首為“氵”(三點水),分别位于左邊和上邊。它由12個筆畫構成,其中“渠”為9筆,而“堨”為3筆。
《渠堨》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其中,“渠”是指水道,堰堤,引水渠等。而“堨”則是用來攔截水流,形成水壩的壘土或石塊。
繁體字中,《渠堨》的寫法為「渠堽」。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有時候會使用「渠塞」或「渠噶」來表示《渠堨》這個詞。這些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常使用了。
以下是一些使用《渠堨》的例句:
1. 這座大壩的渠堨設計得非常牢固。
2. 工程師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修複被破壞的渠堨。
一些相關的組詞有:
1. 渠道
2. 河渠
3. 堰壩
與《渠堨》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水渠
2. 堤壩
與《渠堨》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沒堤
2. 沒渠
以上就是關于《渠堨》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相關信息。【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