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待的意思、供待的詳細解釋
供待的解釋
亦作“ 供偫 ”。猶款待,招待。 漢 袁康 《越絕書·越絕外傳春申君》:“﹝ 李園 ﹞告 女環 曰:‘吾辭於 春申君 ,許我明日夕待於 離亭 。’ 女環 曰 園 :‘宜先供待之。’”《太平廣記》卷四九○引 唐 王洙 《東陽夜怪錄》:“到此未幾,房院疎蕪;秀才卒降,無以供待,不垂見怪為幸。” 宋 王谠 《唐語林·政事上》:“ 克融 兇騃者……欲挫之,則曰:‘所遣工役,當令供偫,速行也。’” 元 無名氏 《舉案齊眉》第二折:“莫不是老嬷嬷欠供待的勤?莫不是 小梅香 有些的言詞蠢?”《清史稿·禮志十》:“貢使将回國,光祿寺備牲酒果蔬,侍郎就賓館筵燕,伴送供偫如前。”
詞語分解
- 供的解釋 供 ō 準備着東西給需要的人應用:供給(?)。供求。供應。供需。供銷。提供。供不應求。 求 供 ò 奉獻:供養。供獻。供奉。供佛。供職。 祭祀用的東西:供桌。供品。供果。上供。 被審問時在法庭上述說
- 待的解釋 待 à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以某種态度或行為加之于人或事物:對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将,要(古典戲曲小說和現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門,有人來了。 待 ā 停留,逗留,遲延:你
網絡擴展解釋
“供待”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指款待、招待,即熱情接待賓客或他人。如漢典、滬江詞典等均解釋為“猶款待,招待”。
- 異體寫法:亦作“供偫”,屬于同一詞的不同書寫形式。
二、來源與演變
- 古籍例證:
- 漢代袁康《越絕書》中記載:“宜先供待之”,描述李園之妹建議提前準備招待事宜。
- 唐代《東陽夜怪錄》提到因條件簡陋而“無以供待”,表達歉意。
- 曆史延續:宋代《唐語林》、元代文獻中均有使用,表明該詞在古代長期通行。
三、使用場景
- 傳統語境: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如宴請賓客、接待重要人物等。
- 現代延伸: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其可引申為“供養和等待”,強調在等待過程中給予尊重,但此解釋較為主流觀點的補充。
四、注意要點
- 該詞屬于古語,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文言文或曆史類文本。
- 不同文獻對詞義側重略有差異,需結合上下文具體理解。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越絕書》《太平廣記》等古籍原文,或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的詳細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供待的意思
《供待》是一個動詞短語,指的是向某人供職或侍奉。這個詞通常用于描述某人為了滿足他人的需求而盡職盡責地服務。在現代漢語中,它經常用于描述服務業工作人員的工作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供待》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用于部首和寸部首。其中,“用”部表示與手或工具有關,寸部表示與尺寸、時間和行動有關。
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其中“用”部有3畫,“寸”部有4畫,其餘4畫即右邊的“心”部。
來源與繁體
《供待》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人們常用《供》來表示為他人提供食物、衣物和住所等物質生活的服務;而《待》則表示對他人的尊重和仰慕。
至于繁體字,簡體字《供待》通常不會轉換為繁體字形式,因為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和現代有所不同。《供待》在古代的寫法為「供待」。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但在古代常見。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供待》的例句:
- 作為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我們應該用心《供待》每一位顧客。
- 這家酒店以周到熱情的服務态度而聞名,能夠為客人提供優質的《供待》。
- 他在公司裡工作多年,始終以誠懇和負責的态度為領導和同事提供《供待》。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以下是一些與《供待》相關的詞彙:
- 組詞:供職、待命、供應、待人
- 近義詞:接待、招待、款待
- 反義詞:挑剔、傲慢、忽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