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生刍的意思、生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生刍的解釋

亦作“ 生蒭 ”。1.鮮草。《詩·小雅·白駒》:“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陳奂 傳疏:“芻所以萎白駒,託言禮所以養賢人。”鮮草可養白駒。後因用作禮賢敬賢之典。《西京雜記》卷五:“夫人無幽顯,道在則為尊,雖生蒭之賤也,不能脫落君子,故贈君生蒭一束。” 宋 黃庭堅 《迎醇甫夫婦》詩:“策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芻。”

(2).指賢人;賢能。 南朝 宋 鮑照 《從過舊宮》詩:“空費行葦德,採束謝生芻。” 南朝 梁 吳均 《贈周興嗣》詩之一:“願持 江 南蕙,以贈生芻人。”

(3).指代《詩·小雅·白駒》,以寄寓思友、思賢之心。 唐 權德輿 《奉和許閣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見寄》:“斷金揮麗藻,比玉詠生芻。” 唐 李群玉 《将離澧浦置酒野嶼奉懷沉正字昆弟三人聯登高第》詩:“停觴一搖筆,聊寄生芻吟。” 明 何景明 《酬贈王德征》詩:“皎皎空谷駒,生芻勞我心。”

(4).《後漢書·徐穉傳》:“ 郭林宗 有母憂, 穉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廬前而去。”後因以稱吊祭的禮物。 唐 楊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生芻一束,泣血三年,不踰聖人之禮,能行大夫之孝。”《宋史·文苑傳三·路振》:“生芻緻祭,弊帷成禮。瘞爾崇岡,全爾具體。” 明 張煌言 《挽大宗伯吳巒穉先生》詩:“趨朝當日稱先達,惆悵生芻何處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生刍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古典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生刍字面指“新鮮的草料”,常見于古代文獻。據《漢語大詞典》記載,“刍”本義為割草,後引申為牲畜食用的草料,如《詩經·小雅》中“生刍一束”即指新割的青草(來源:《漢語大詞典》)。

  2. 典故出處

    該詞因東漢徐稚的典故而具特殊含義。《後漢書·徐稚傳》記載,徐稚吊喪時不送財物,僅置生刍一束于墓前,以此喻指逝者品德如白駒般高潔。此典後被用作悼念賢者的代稱,如蘇轼詩“生刍不獨比前人”(來源:《後漢書》)。

  3. 引申義項

    在文學語境中,生刍衍生出三重象征:

    • 借指微薄卻真摯的祭品
    • 暗喻清廉品格,如《文選》注“白駒生刍,謂賢人潔白之性”
    • 表達對隱士的敬慕,如黃庭堅“金玉雖滿堂,一去誰能守。生刍一束酒一壺,乃悟此身同逆旅”(來源:國學網文史研究)。
  4. 現代使用範疇

    當代多用于詩詞創作、曆史研究及書法題詞,尤以挽聯、人物評傳中常見,如錢鐘書《圍城》引此典暗喻知識分子氣節(來源:漢典古籍數據庫)。

  5. 文化影響

    該詞濃縮了古代喪祭禮儀、士人精神追求及自然物象的哲學關聯,成為研究儒家倫理觀與隱逸文化的重要語料,相關考釋可見于《文史知識》等期刊論文(來源:中國知網學術文獻庫)。

網絡擴展解釋

“生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豐富且具有曆史淵源,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1.基本釋義

2.禮賢敬賢之典

3.指代賢人或賢能

4.吊祭的象征

5.其他文學化用法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既可指具體事物(鮮草),亦可承載禮賢、思賢、悼亡等抽象情感。若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詩經》《後漢書》及南朝至唐宋詩文。

别人正在浏覽...

北美自由貿易區匕鬯無驚比特碧衣女子不經采氣瞋心斥呵粗濁淡粥帱載地境笃老訛風格術恭畏股金海捕汗褂酣歡鴻陂急急忙忙漈留寄祿格寖陋金融資本機數郡學卡口恐後争先苦活,苦活兒攬延令聲賃仆離鄉調遠陋宗路軌爐齡悶捱捱面顔鬧竹竿啓拆秋緒仁士人種軟水弱枝棗散逸邵圃神玺熟成束薪素裝啼妝頭庭相推信危臬圍壍現身説法霞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