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衰老已甚。《漢書·疏廣傳》:“ 廣 遂稱篤,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篤老,皆許之。”《南史·孔琳之傳》:“ 琛 以母年篤老,又密邇 建鄴 ,與長子 寶素 謀議未判。” 宋 葉適 《長潭王公墓志銘》:“吾豈以無益身,慕餘榮於篤老之日哉!” 清 戴名世 《阙裡紀言序》:“先生以篤老之年,山澤之臞不憚辭而闢之。”
“笃老”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指衰老已甚,即形容人年老到非常衰弱的狀态。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現代使用較少,多用于書面或特定語境。
現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口語中常用“年邁體弱”“衰老”等替代。例如:“他以篤老之年,仍堅持學術研究”(引自清代戴名世文)。
“笃老”強調年老與衰弱的雙重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南史》等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
《笃老》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笃”和“老”。笃(dǔ)形容形象真實、照例而行,老(lǎo)指的是年老。因此,《笃老》的意思是尊敬老年人、盡孝順的意思。
《笃》的部首是豎,總共有11個筆畫。《老》的部首是老字頭,總共有6個筆畫。
《笃老》一詞最早見于《國語·魯語下》:“古者龍種與魚,子以弟事兄,兄以笃事老。”意思是古時候人們把龍和魚看做至親,而子弟則以孝順兄長為尊,兄長則以尊敬長輩為義。
《笃老》的繁體字為「篤老」。
在古代,《笃老》的寫法可能和現代有所不同,但基本含義是一緻的。
1. 我們要學會孝敬父母,對他們要像對待《笃老》一樣。 2. 尊敬長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笃老》觀念。
孝順、尊敬、禮儀、老年、老人等。
敬老、尊老、孝敬等。
不敬、不孝、不順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