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謂佛、菩薩顯示種種化身宣說佛法。《楞嚴經》卷六:“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説法,令其成就。”《景德傳燈錄·釋迦牟尼佛》:“亦於十方界中現身説法。”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八:“﹝ 徐靈胎 ﹞度曲贈我雲:‘端的是菩薩重來,現身説法,度盡凡夫。’”
2.比喻用自己的經曆為例證,對人進行講解或勸導。《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如今現身説法,就拿我講,兩個指頭就輕輕兒的給你提進來了。” 茅盾 《<清明前後>序》:“這算是開場白。以後。就讓登場的人物自己來現身說法。”
“現身說法”是一個源自佛教的成語,現多用于比喻以親身經曆為例來說明道理或勸導他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原意(佛教用語)
指佛菩薩為普度衆生,根據不同機緣化現不同身形來宣講佛法。例如,觀世音菩薩能變化三十三種化身(如漁民、官員等),以貼近衆生的方式傳法。
現代引申義
演變為以個人經曆為例證,勸導他人或解釋道理。例如,戒毒者分享自身經曆警示他人,即屬于“現身說法”。
若需進一步了解佛教中的化身概念或具體文學用例,可參考《楞嚴經》或《景德傳燈錄》原文。
現身説法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親自示範自己所教的東西。該成語的拆分部首為現(現在,貼近的意思)和身(人體,自己的意思),加上説(說話)和法(方法),表示自己講解自己的方法或技巧。
現身説法的筆畫為:現(5畫)、身(7畫)、説(14畫)、法(8畫)。
這個成語來源于佛教,最早用于釋迦牟尼佛親自講解佛法的場景中。現身説法在佛教教義中具有重要意義,意味着智者必須以身作則,親身示範如何修行。
在繁體字中,現身説法的寫法為「現身説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不同于現代,但現身説法的基本構造保持不變。例如,「身」在古代寫法中可能會稍有差異,但字形的整體結構沒有變化。
例句:
他是一個很有經驗的老師,總是喜歡通過現身説法,直接展示給學生們如何解決問題。
領導們要做到現身説法,不僅要口頭教育員工,更要親自示範實踐。
組詞:現身、說法、現在、方法等。
近義詞:以身作則、示範教學。
反義詞:言而不行、空談理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