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子的玉玺之一。《北史·魏紀五·文帝》:“ 大統 三年春二月, 槐裡 獲神璽,大赦。”《新唐書·車服志》:“天子有傳國璽及八璽,皆玉為之。神璽鎮中國,藏而不用。”
“神玺”是中國古代帝王的重要印信之一,其含義及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基本定義
神玺是天子(皇帝)的玉玺之一,主要用于象征皇權與正統性。根據《新唐書》記載,天子有“傳國玺”及“八玺”,其中神玺的作用是“鎮中國,藏而不用”,即作為鎮國之寶,通常不用于日常政務。
曆史記載
功能與象征意義
神玺并非實用印章,而是具有宗教和政治意義的禮器,代表“君權神授”及國家安定。其“藏而不用”的特點凸顯了其神聖性和象征性。
相關曆史事件
如十六國時期北涼的段業曾改年號為“神玺”(397-399年),後又稱涼王并改元“天玺”,可見“神玺”一詞也被用于年號,進一步強化政權合法性。
字形與讀音
神玺是中國古代皇權體系中的重要禮器,通過“藏而不用”突顯其神聖地位,常見于南北朝至唐代的文獻記載。若需更詳細的曆史脈絡,可參考《北史》《新唐書》等原始史料。
神玺是指古代帝王、貴族所使用的印章,代表着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它由"神"和"玺"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對其拆分部首和筆畫進行解析,介紹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以及給出一些例句。
神玺的拆分部首為示旁和玉旁。示旁位于"礻"的左邊,表示與宗教、神靈相關的意思;玉旁位于"王"的上方,代表着王權。
神字的總筆畫數為8,示旁和申字旁各占2畫;玺字的總筆畫數為8,由玉旁、戈字旁和十字旁組成,玉旁占3畫,戈字旁和十字旁各占2畫。
神玺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封建帝王制度。它最早指的是帝王頒發給貴族的印章,以示權威和地位。後來,這個詞逐漸泛指各類印章,包括宗教、文化、商業等領域使用的印章。
在繁體字中,"神"字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而"玺"字則寫作"璽"。
在古代,"神"字的寫法有多種變體,如申字旁上方少了一個橫,示旁左邊少了一豎,整體更加簡化。而"玺"字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
1. 他拿着騎士玺,以示身份和權威。
2. 這塊玉玺是古代皇帝的神聖象征。
組詞:神聖、神秘、神明、玉石
近義詞:印章、寶玺
反義詞:凡人、尋常
神玺作為一個漢字詞組,具有深厚的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它不僅是帝王權力的象征,也代表着一種神聖和尊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