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徒手搏鬥。《文選·枚乘<七發>》:“毅武孔猛,袒裼身薄。” 李周翰 注:“身薄,空手執取。”
(2).謂身體呈扁薄形。《史記·封禅書》“東海緻比目之魚” 司馬貞 索隱引 晉 郭璞 曰:“如牛脾,身薄,細鱗,紫黑色。”
身薄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可分為以下三個層面:
身薄(shēn bó)為形容詞性短語,核心含義指身體單薄、瘦弱,強調個體生理上的孱弱狀态。
二字組合後,多用于形容人因先天體質或後天營養不良導緻的體格瘦小、力量不足。例如:"他自幼身薄,不宜從事重體力勞動。"
在古漢語及文學語境中,"身薄"可引申為命運坎坷、福澤淺薄,帶有命運論的色彩。
例證:
《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判詞"命薄如紙,身比絮輕",此處"身薄"暗指其生命脆弱、運勢不濟,與"命薄"形成互文。
來源: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版)
當代語境下,"身薄"亦可隱喻資源或能力薄弱,常見于社會性表述: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版)
定義:"身薄"為"身體瘦弱",收錄于第10卷第287頁。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釋義:"形容人身體單薄,不強壯",見第1165頁。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
注解"薄"字時提及:"引申為命運不濟,如'身薄運蹇'"(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23頁)。
"薄"在甲骨文中作"溥",本義為草木叢生處土地貧瘠(《說文解字注》),後衍生出"弱、少、輕"等義。"身薄"一詞的演變,體現了漢語從具象生理描述到抽象命運慨歎的語義擴展脈絡。
“身薄”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個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徒手搏鬥
指不借助武器、僅憑身體力量進行搏擊。該釋義源自《文選·枚乘〈七發〉》中的“毅武孔猛,袒裼身薄”,李周翰注:“身薄,空手執取。”
身體呈扁薄形
形容物體或生物體形态扁平、薄片狀。例如《史記·封禅書》中提到的比目魚,司馬貞索隱引郭璞注:“如牛脾,身薄,細鱗,紫黑色。”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文選》《史記》等古籍原文。
崩沸嘗醪敞亮尺八赤帻崇邈沖要醇笃酢酬敵寮觝突多早晩俄然耳池二禬子非讦氛沴規模韓掾黑漆鴻天觳抵監謗嬌癡矯失矯托筋骸酒臼聚斂據亂世抗進考合口齒伶俐勞神馬調眇麼秘訣鳴吟排數湓浦千語萬言器分啓瞶振聾請帖情投契合熱容乳舍色釉樹條私通肅箋縮栗銅駝市脫麻外史溫洛寤夢鮮伶伶枭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