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徒手搏斗。《文选·枚乘<七发>》:“毅武孔猛,袒裼身薄。” 李周翰 注:“身薄,空手执取。”
(2).谓身体呈扁薄形。《史记·封禅书》“东海致比目之鱼” 司马贞 索隐引 晋 郭璞 曰:“如牛脾,身薄,细鳞,紫黑色。”
身薄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身薄(shēn bó)为形容词性短语,核心含义指身体单薄、瘦弱,强调个体生理上的孱弱状态。
二字组合后,多用于形容人因先天体质或后天营养不良导致的体格瘦小、力量不足。例如:"他自幼身薄,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
在古汉语及文学语境中,"身薄"可引申为命运坎坷、福泽浅薄,带有命运论的色彩。
例证: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判词"命薄如纸,身比絮轻",此处"身薄"暗指其生命脆弱、运势不济,与"命薄"形成互文。
来源: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当代语境下,"身薄"亦可隐喻资源或能力薄弱,常见于社会性表述: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
定义:"身薄"为"身体瘦弱",收录于第10卷第287页。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释义:"形容人身体单薄,不强壮",见第1165页。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
注解"薄"字时提及:"引申为命运不济,如'身薄运蹇'"(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3页)。
"薄"在甲骨文中作"溥",本义为草木丛生处土地贫瘠(《说文解字注》),后衍生出"弱、少、轻"等义。"身薄"一词的演变,体现了汉语从具象生理描述到抽象命运慨叹的语义扩展脉络。
“身薄”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个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徒手搏斗
指不借助武器、仅凭身体力量进行搏击。该释义源自《文选·枚乘〈七发〉》中的“毅武孔猛,袒裼身薄”,李周翰注:“身薄,空手执取。”
身体呈扁薄形
形容物体或生物体形态扁平、薄片状。例如《史记·封禅书》中提到的比目鱼,司马贞索隐引郭璞注:“如牛脾,身薄,细鳞,紫黑色。”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文选》《史记》等古籍原文。
安常拔葵啖枣北庭都护府笔管捕风捉影逋孽残生锄奸赐名翠帘当行出色端序番番仿徨分床同梦风尘之言高翰灌滕果子酱鼓眩好弱花蜡黄橙黄幡皇封恍恍慌惘皇直花曲慧月胶淤积代矜重考勤簿客刺林草力啬悯恸摸黑儿内忧外侮黏米佞史鰟魮树篷布骈脇披衲谱帙倾颇睿岳濡泄商飙观芟剪生离死别书面语丝发顽梗刓印线穗子嫌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