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規模的意思、規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規模的解釋

[scale;scope;dimension;size] 事業、工程、運動、機構等所包含的範圍

故宮建築群規模宏大

詳細解釋

亦作“ 規摹 ”。亦作“ 規橅 ”。1.制度;程式。 漢 張衡 《東京賦》:“是以西匠營宮,目翫 阿房 ,規摹踰溢,不度不臧。”《魏書·地形志上》:“《夏書·禹貢》, 周氏 《職方》,中畫九州,外薄四海,析其物土,制其疆域,此蓋王者之規模也。” 唐 韋瓘 《留題桂州碧浔亭》詩:“輪奂未成繩墨在,規模已壯閌閎高。” 明 歸有光 《題<洪武京城圖志>後》:“信分裂偏安之跡,與混一全盛之規橅,逈别如此。”

(2).範圍;場面;氣勢。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山谷下》:“如 東坡 、 太白 詩,雖規摹廣大,學者難依,然讀之使人敢道,澡雪滞思,無窮苦艱難之狀,亦一助也。” 清 沉複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 海幢寺 規模極大,山門内植榕樹,大可十餘抱,蔭濃如蓋,秋冬不凋。” 章炳麟 《訄書·學隱》:“若 東原 者,觀其遺書,規摹閎遠,執志故可知。” 秦牧 《深情注視壁上人》:“十九世紀遺留下來的火種,終于在二十世紀新的條件下,又大規模延燒起來了。”

(3).指人物的才具氣概。《太平廣記》卷一七一引 唐 袁郊 《甘澤謠》:“吾子無帝王規模,非将帥才畧,乃亂世之雄傑耳。”《前漢書平話》卷上:“元是寒門一壯夫,窮通文武有規模。”

(4).典範;榜樣。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谏》:“今天下新定,開太平之運,起義功臣,行賞未遍,高才碩學,猶滞草萊,而先令舞胡緻位五品,鳴玉曳組,趨馳廊廟,固非創業規模、貽厥子孫之道。” 宋 陸遊 《賀謝提舉啟》:“明詔始傳,吾黨相慶,以為名流之施設,當有前輩之規摹。” 元 耶律楚材 《贈蒲察元帥》詩之一:“元老規模妙天下, 錦城 風景壓 河中 。”《西遊補》第九回:“ 行者 道:‘誰叫你做現今 秦檜 的師長,後邊 秦檜 的規模!’”

(5).摹仿;取法。 唐 司空圖 《容城侯傳》:“能強記天象地形草木蟲介萬殊之狀,皆視諸掌握,蓋其術亦規模《洪範》耳。”《舊唐書·荊王元景傳》:“復古則義難頓從,尋今則事不盡理。遂規模 周 漢 ,斟酌 曹 馬 ,採按部之嘉名,參建侯之舊制,共治之職重矣,分土之實存焉。”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議論》:“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規模其意形容之,謂之奪胎法。” 清 方苞 《<儲禮執文稿>序》:“今之人亦知理之有所宗矣,乃雜述先儒之陳言而無所闡也;亦知辭之尚於古矣,乃規摹古人之形貌而非其真也。”

(6).規劃;籌謀;計劃。《北史·羊深傳》:“ 蕭寶夤 反,攻圍 華州 , 正平 薛鳳賢 等作逆。敕 深 兼給事黃門侍郎,與大行臺、僕射 長孫承業 共會 潼關 ,規模進止。” 唐 劉禹錫 《國學新修五經壁記》:“孰規摹之?孰發揮之?” 宋 蘇轼 《賀韓丞相啟》:“必将訓兵擇帥而授之規摹,積穀堅城而磨以歲月。”《續資治通鑒·宋理宗淳祐八年》:“及此閒暇之時,當作規模備禦。” ********* 《出奔》:“我打算将這兒的黨務劃出了一個規模之後,就和你離開此地,免得受人家的指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規模”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描述事物或系統的範圍、格局及涵蓋程度。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1. 範圍與格局
    指事業、工程、機構、運動等所具有的格局、形式或範圍。例如“故宮建築群規模宏大”,強調其空間或體量的廣闊性。

    • 示例:賽事規模、企業規模、市場規模。
  2. 制度與程式
    在古漢語中,“規模”可指制度或規範(如《東京賦》中的“規摹逾溢”),現代較少用此義。

二、延伸含義

  1. 典範與榜樣
    如“元是寒門一壯夫,窮通文武有規模”(《前漢書平話》),指人物的才具氣概或可效仿的榜樣。

  2. 規劃與籌謀
    指對事物的整體計劃,如“合理評估規模以實現目标”。

三、實際應用

  1. 企業規模判定
    現代常通過從業人員數、營業收入、資産總額等指标劃分企業規模。例如:

    • 中小微企業:工業領域從業人員≤1000人且營收≤4億元()。
    • 大型企業:通常資産超500億元或營收超1000億元()。
  2. 自然與工程領域
    如火山噴發規模(20萬噸火山灰)、建築規模(山峰、城市人口)等。

四、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總結來看,“規模”既可用于描述實體事物的空間體量(如建築、活動),也可用于抽象概念的制度或規劃,現代多用于經濟、工程等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規模:什麼意思

“規模”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描述事物的大小、範圍或程度。它可以指代物體的大小、企業的生産規模、事物的重要程度等。例如,我們常常用“規模龐大”來形容人口衆多的城市或公司龐大的經營規模。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部首分類,字“規”的部首是“規”,由8劃組成。而“模”的部首是“木”,由7劃組成。

來源和繁體

“規模”這個詞最早來源于《左傳》一書,意味着測量的線或繩子。在古代,人們常常使用繩子來測量建築物、土地等的大小,因此這個詞後來引申為事物的大小或範圍。

在繁體字中,“規”和“模”的形狀略有變化,但意思和用法是一樣的。

古時候漢字寫法和現代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字“規”的寫法有輕微的不同,下部的兩個點呈斜線狀。而字“模”的寫法在古代大緻相同,不過與現代略有差異。

在現代漢字寫法中,“規”的下部用兩個點表示,并且稍微向右傾斜。而“模”的寫法相對保持不變。

例句

1. 這家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

2. 這座城市的人口規模一直在增長。

3. 該國的電子行業已經發展到了世界級的規模。

4. 這個項目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資源,具有很大的規模。

組詞

規模擴大、規模經濟、規模效應、規模化、規模龐大

近義詞

規模的近義詞包括: 大小、程度、範圍、數量

反義詞

規模的反義詞包括: 微小、狹小、少量、局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