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虵龍”。1.蛇與龍。傳說為造成洪水者。《孟子·滕文公下》:“ 禹 掘地而注之海,驅蛇龍而放之 菹 。” 漢 王充 《論衡·吉驗》:“洪水滔天,虵龍為害, 堯 使 禹 治水,驅虵龍,水治東流,虵龍潛處。”
(2).比喻盤繞屈曲的樹枝。 宋 王令 《八桧圖》詩:“雷疲風休雲雨去,蛇龍鬭死猶鉤纏。”
“蛇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綜合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神話中的洪水象征
自然物象的比喻
根據搜狗百科描述,蛇龍是一種虛構生物:
部分典籍中“蛇龍”亦寫作“虵龍”(如《論衡》),注音為“ㄕㄜˊ ㄌㄨㄥˊ”。
《蛇龍》是一個成語,形容某種詭秘、難以捉摸的事物或人物。它可以指代具有陰險狡詐心機的人,也可以形容邪惡或神秘的力量。
成語《蛇龍》的拆分部首是虍(虎字旁),蛇的部首是虍,龍的部首是龍(龍字頭部)。根據筆畫來說,蛇有7畫,龍有14畫。
《蛇龍》的繁體字為「蛇龍」。
在古代,「蛇」字有兩種常用的寫法:一種是「虵」字旁加「它」,另一種是「蟲」字旁加「它」。而「龍」字在古代則多寫作「竜」。
1. 他心機深沉,真是個蛇龍之輩。
2. 這個謎一般的人物像個蛇龍,無法琢磨。
1. 蛇蠍心腸
2. 蛟龍戲水
3. 蛇鼠一窩
4. 龍騰虎躍
5. 畫蛇添足
1. 殺人如麻
2. 黑白不分
3. 陰險狡詐
4. 隱秘莫測
5. 神秘莫測
1. 光明正大
2. 真心實意
3. 純良善良
4. 開放坦率
5. 善良正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