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景教的意思、景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景教的解釋

*********的支派。五世紀初 叙利亞 人 聶斯托利 所創。 唐貞觀 九年(公元635年), 波斯 人 阿羅本 帶其經典入 長安 , 太宗 诏準建寺傳教。初稱 波斯 經教,後稱景教,其寺稱 波斯寺 , 天寶 時改名 大秦寺 。 唐武宗 會昌 五年(公元845年)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景教是唐代傳入中國的基督教聶斯托利派分支的漢文稱謂,源自希臘語"Νεστόριος"音譯。該詞首見于781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文記載“真常之道,妙而難名,功用昭彰,強稱景教”,其中“景”字取“光明宏大”之意,既保留宗教術語“彌賽亞”的光明象征,又契合漢語“景行行止”的崇高内涵。

從教義體系看,景教主張“二性二位說”,強調基督神人二性分離,這與當時羅馬教會産生分歧,公元431年以弗所會議被判為異端後,教徒向東遷移傳教。貞觀九年(635年)由叙利亞教士阿羅本帶入長安,唐太宗诏令“于義甯坊造大秦寺一所,度僧廿一人”,成為首個獲官方認可的基督教在華傳播機構。

現存的《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尊經》等敦煌文獻顯示,景教在漢化過程中融合佛教術語,如稱教士為“僧”,教堂為“寺”,同時保留“阿羅诃”(上帝)、“彌施诃”(彌賽亞)等音譯聖號。會昌五年(845年)武宗滅佛後逐漸衰微,13世紀蒙古西征時又有也裡可溫教複興,但已非嚴格意義上的景教。

網絡擴展解釋

景教是唐代傳入中國的基督教聶斯脫裡派(東方亞述教會),其曆史背景和核心特點如下:

1.起源與教義

2.傳播與進入中國

3.在中國的興衰

4.曆史意義

參考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兵制撥剌不能贊一辭不再柴火酬敵詞學豆角兒斷圭碎璧斷瘧獨具慧眼風前燭腐人高原好消息赫歇耳合影姣姬計日以期積粟舅氏距擊考量枯荷浪濤勞擾裡正衙前漉網慢悖謾誠旄山密折判明陪考潑聲浪氣棄文存質冉遺柔鈍軟叽咯托三洪晌午大錯審細施屬視态世譽實窒始祖鳥樹頂庶兄松子隨腳素錦褚讨底,讨底兒推拔辋圖綫抽傀儡香纏弦輝獻祭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