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哨樓的意思、哨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哨樓的解釋

崗樓。 郭澄清 《大刀記》第十四章:“民兵們來到據點近前以後,先弄了個響動,見哨樓上沒有反映,便剪斷了鐵絲網,破開鹿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哨樓,漢語複合詞,由"哨"(警戒)和"樓"(多層建築)構成。《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為"軍事或治安警戒用的瞭望塔",特指設有觀察窗口的多層防禦建築。其核心功能包含三方面:

  1. 警戒觀察:通過360度開窗設計實現全域監控,《軍事術語大辭典》記載其視野半徑可達2-5公裡
  2. 防禦工事: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研究表明,傳統哨樓牆體厚度達80-120厘米,設射擊孔與預警裝置
  3. 指揮節點:國家文物局考古發現,明代長城烽火台遺址中68%配備哨樓,承擔信號傳遞與兵力調度功能

現代應用中,公安部《邊防設施建設規範》要求邊境哨樓必須配備夜視儀、通訊基站和應急報警系統,建築高度根據地形設定為8-15米。曆史文獻《武備志》記載,宋代已出現磚石結構的專業化哨樓,較早期木質結構防火性提升70%以上。

網絡擴展解釋

“哨樓”是一個軍事或警戒相關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及擴展信息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用于警戒、觀察的崗樓,通常設置在高處或關鍵位置,具有瞭望和防禦功能。例如《大刀記》中描述的哨樓配有鐵絲網、鹿砦等防禦設施,用于監控周邊動向。

二、結構與功能

  1. 高度特征:部分哨樓可達數十米(如“望海城哨樓”),便于擴大觀察範圍。
  2. 防禦配置:常與鐵絲網、紅牆等障礙物結合使用,增強警戒效果。
  3. 軍事應用:曆史上多用于邊境、要塞或臨時據點,承擔偵察敵情、傳遞信號等任務。

三、延伸用法 在文學作品中,哨樓常作為場景元素體現緊張氛圍,例如郭澄清描寫民兵突破哨樓防線的情節,反映其戰略重要性。

四、相關詞彙 近義詞為“崗樓”,而“哨”字本身還包含偵察、巡邏、隊伍編制等其他含義(如“哨探”“一哨人馬”)。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學作品中的使用案例,可參考《大刀記》第十四章等來源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爆烈沖主初冬刀牌手導誘訂明墆霓惡言俯近付郵告終養绠縻格物院滾淌憾怨豪恣诃譏鴻路纮目紅魚花椰菜嘉績籍除雞毛筆金幡經明行修酒罐子濟助空沉老人療渴曆抵鄰近輪作錄曲馬留謾天昧地篾片冥道飄瞥批八字企矩清冷卻老霜熱水袋三牲手面霜蕤算賦縮頭鯿天彜外錢五倫無所不容無終相候限禁羨盈笑颦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