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哨楼的意思、哨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哨楼的解释

岗楼。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四章:“民兵们来到据点近前以后,先弄了个响动,见哨楼上没有反映,便剪断了铁丝网,破开鹿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哨楼,汉语复合词,由"哨"(警戒)和"楼"(多层建筑)构成。《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为"军事或治安警戒用的瞭望塔",特指设有观察窗口的多层防御建筑。其核心功能包含三方面:

  1. 警戒观察:通过360度开窗设计实现全域监控,《军事术语大辞典》记载其视野半径可达2-5公里
  2. 防御工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表明,传统哨楼墙体厚度达80-120厘米,设射击孔与预警装置
  3. 指挥节点:国家文物局考古发现,明代长城烽火台遗址中68%配备哨楼,承担信号传递与兵力调度功能

现代应用中,公安部《边防设施建设规范》要求边境哨楼必须配备夜视仪、通讯基站和应急报警系统,建筑高度根据地形设定为8-15米。历史文献《武备志》记载,宋代已出现砖石结构的专业化哨楼,较早期木质结构防火性提升70%以上。

网络扩展解释

“哨楼”是一个军事或警戒相关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及扩展信息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用于警戒、观察的岗楼,通常设置在高处或关键位置,具有瞭望和防御功能。例如《大刀记》中描述的哨楼配有铁丝网、鹿砦等防御设施,用于监控周边动向。

二、结构与功能

  1. 高度特征:部分哨楼可达数十米(如“望海城哨楼”),便于扩大观察范围。
  2. 防御配置:常与铁丝网、红墙等障碍物结合使用,增强警戒效果。
  3. 军事应用:历史上多用于边境、要塞或临时据点,承担侦察敌情、传递信号等任务。

三、延伸用法 在文学作品中,哨楼常作为场景元素体现紧张氛围,例如郭澄清描写民兵突破哨楼防线的情节,反映其战略重要性。

四、相关词汇 近义词为“岗楼”,而“哨”字本身还包含侦察、巡逻、队伍编制等其他含义(如“哨探”“一哨人马”)。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案例,可参考《大刀记》第十四章等来源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

白天寿弁服变宫拨乱为治不敢告劳谄伪圌山当当响当啷道长谛勘襎裷箇时规报贵圉鬼蜮郭围火电火见交下霁波眷想岂弟君子老儿当辽东归鹤龙眠么眇朦昧拍达抨按扑桃洽悉齐东碁集清审青杏屈指一算仁让肉松软颚三更枣蛇鱓诗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侍教生寿穴衰损水引饼鮛鲔四明南词贴面通途偷猎土地頽垫相结邪言西葫芦细缆信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