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終的意思、無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終的解釋

(1).沒有終止;沒有窮極。《莊子·則陽》:“與物無終無始,無幾無時。” 南朝 齊 明僧紹 《正二教論》:“道常出乎無始,入乎無終,靡應非身,塵劫非遐,此其所以為教也。”

(2). 三國 魏 田疇 志行卓越,隱居 無終山 。後人因以為隱逸之典。 晉 陶潛 《拟古》詩之二:“辭家夙嚴駕,當往志 無終 。” 清 閻爾梅 《汧置草堂讀史》詩:“ 郭泰 辭徵虛有道, 田疇 抗節隱 無終 。”

(3).古代 山戎 國名。 春秋 時分布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東,後遷至 河北省 玉田縣 西北 無終山 ,因山而得名。《左傳·襄公四年》:“ 無終子 嘉父 使 孟樂 如 晉 ,因 魏莊子 納虎豹之皮,以請和諸 戎 。” 杜預 注:“ 無終 , 山戎 國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無終”作為漢語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三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無終”字面意為沒有終結、永無止境。《漢語大詞典》釋為“沒有終止,沒有窮盡”,多用于描述時間或狀态的延續性,如“歲月無終”“思念無終”。《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定義為“不能完結的事物發展過程”,強調動态持續性。

二、曆史地理專名 特指春秋時期山戎部族建立的“無終國”,其地域範圍在今天津市薊州區西北部。《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記載該古國存在于公元前7-4世紀,後為燕國所并,其名源自“山巒連綿不絕”的地貌特征。

三、文學哲學引申

  1. 詩歌意象:陶淵明《讀山海經》中“徒設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句,注家多解“無終”為理想未竟的怅惘
  2. 哲學概念:道家典籍中引申為“道體周行不殆”,《莊子·知北遊》有“無終無始,無幾無時”的宇宙觀表述

注:文獻來源包含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陶淵明集校注》等權威出版物。

網絡擴展解釋

“無終”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展開,綜合多個來源信息:

一、核心語義

  1. 時間範疇
    指事物沒有終止或窮盡的狀态,源自道家哲學思想。如《莊子·則陽》「與物無終無始,無幾無時」,強調道的永恒性。南朝明僧紹《正二教論》進一步闡釋「道常出乎無始,入乎無終」,體現時空的無限延續。

  2. 地理概念
    作為古代山戎部族建立的國名,其地理位置存在演變:

    • 春秋初期分布于今山西太原東部
    • 後遷徙至河北玉田縣西北無終山(因山得名)
    • 《左傳·襄公四年》記載其首領曾向晉國獻禮求和。

二、文化意象
三國時期魏國隱士田疇因志行高潔,隱居無終山,使該詞衍生出隱逸文化符號。如陶淵明《拟古》詩雲「當往志無終」,清代閻爾梅詩句「田疇抗節隱無終」,均以地名代指高士風骨。

三、語言應用
現代漢語中常用于比喻性表達,如: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選擇釋義,完整考據可參考《莊子》《左傳》等典籍及曆史地理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套瘢疵鬓霜不哲草創窗望穿築催命吊古傷今度曲而立之年發動力罰款方社剛剛挂耷乖緻國家秘密顧養滑烈黃癬圜視徽懿煎悴澗飲幾不欲生靜靜衿録錦綉心腸即世酒巵舉高哭靈連雨隴種螞蚍命侶拿獲漆妃窮迫群鴻戲海惹草拈花掃晴婦沙書神謀石灰吟鼠屎私款踏燈太大兄韬碧桃核扇提解提味王子晉踠局碗裡拿蒸餅逶移吳熙載險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