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終的意思、無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終的解釋

(1).沒有終止;沒有窮極。《莊子·則陽》:“與物無終無始,無幾無時。” 南朝 齊 明僧紹 《正二教論》:“道常出乎無始,入乎無終,靡應非身,塵劫非遐,此其所以為教也。”

(2). 三國 魏 田疇 志行卓越,隱居 無終山 。後人因以為隱逸之典。 晉 陶潛 《拟古》詩之二:“辭家夙嚴駕,當往志 無終 。” 清 閻爾梅 《汧置草堂讀史》詩:“ 郭泰 辭徵虛有道, 田疇 抗節隱 無終 。”

(3).古代 山戎 國名。 春秋 時分布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東,後遷至 河北省 玉田縣 西北 無終山 ,因山而得名。《左傳·襄公四年》:“ 無終子 嘉父 使 孟樂 如 晉 ,因 魏莊子 納虎豹之皮,以請和諸 戎 。” 杜預 注:“ 無終 , 山戎 國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無終”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展開,綜合多個來源信息:

一、核心語義

  1. 時間範疇
    指事物沒有終止或窮盡的狀态,源自道家哲學思想。如《莊子·則陽》「與物無終無始,無幾無時」,強調道的永恒性。南朝明僧紹《正二教論》進一步闡釋「道常出乎無始,入乎無終」,體現時空的無限延續。

  2. 地理概念
    作為古代山戎部族建立的國名,其地理位置存在演變:

    • 春秋初期分布于今山西太原東部
    • 後遷徙至河北玉田縣西北無終山(因山得名)
    • 《左傳·襄公四年》記載其首領曾向晉國獻禮求和。

二、文化意象
三國時期魏國隱士田疇因志行高潔,隱居無終山,使該詞衍生出隱逸文化符號。如陶淵明《拟古》詩雲「當往志無終」,清代閻爾梅詩句「田疇抗節隱無終」,均以地名代指高士風骨。

三、語言應用
現代漢語中常用于比喻性表達,如: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選擇釋義,完整考據可參考《莊子》《左傳》等典籍及曆史地理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無終》的意思

《無終》這個詞意為“沒有終點”或“永無止境”,形容事物無法結束或無法達到終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無終》的拆分部首為無字旁,它在漢字中屬于“白天心部”;該字共有9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無終》是由無字義和終字形組成的。無字義代表沒有,終字形代表結束。這兩個字合起來形成了《無終》這個詞。

在繁體字當中,無字部分寫作「無」,終字部分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無字的寫法略有不同。它的上方加上一個“㇣ ”旁,表示無情、沒有。終字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同。

例句

1. 他們的争論無終,永遠無法達成共識。

2. 這個問題是一個無終的迷題,曆經多年也未能解決。

相關詞彙

組詞:無休止、無窮無盡、無邊無際

近義詞:無盡、無止境

反義詞:有終、有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