绠縻的意思、绠縻的詳細解釋
绠縻的解釋
(1).繩索。《文選·王粲<詠史>》:“臨穴呼蒼天,涕下如綆縻。” 張銑 注:“綆、縻皆繩索。” 唐 李商隱 《為李兵曹祭兄亳州刺史文》:“心摧則冰炭交集,血下而綆縻相續。” 宋 王禹偁 《謝轉刑部郎中表》:“淚如綆縻,悲入骨髓。” 葉聖陶 《窮愁》:“言已,淚下如綆縻。”
(2).喻雨水瀉注貌。 唐 劉禹錫 《和河南裴尹侍郎宿齋天平寺詣九龍祠祈雨》:“炎空忽凄緊,高霤懸綆縻。”
詞語分解
- 绠的解釋 绠 (綆) ě 汲水用的繩子:绠短汲深(喻才力不能勝任,多用作謙辭)。 輪輻近軸處的突出部分。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縻的解釋 縻 í 牛缰線。 捆,拴:羁縻(.束縛;.籠絡使不生異心)。 筆畫數:; 部首:糸;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绠縻”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 繩索:指用于捆綁或牽引的繩子。該詞由“绠”(原指汲水用的繩索)和“縻”(意為系、拴)組合而成,整體強調繩子的功能屬性。
- 雨水瀉注貌:比喻雨水傾瀉如繩索般連貫、密集的狀态,屬于文學化的引申用法,常見于古典文獻或詩詞中。
2.關聯詞彙與辨析
- 另一形式“縻绠”(mí gěng)也指繩索,兩詞為同素異序詞,但“绠縻”更強調動作性(如汲水),而“縻绠”可能更偏向靜态描述。
3.使用建議
-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古文或特定文學語境中。例如:“暴雨如绠縻,連綿不絕”可形容雨水密集傾瀉的景象。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绠縻(gěng m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緊合的樣子或狀态。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絞狀纖維的「纟」部,右邊是纏繞的「糸」部。绠縻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較為特殊,它的部首和筆畫是糾結的「糹」,在字形上展示了絞繞的樣子。
绠縻這個詞語源于《詩經·魯頌·綿》一篇,描述了群體之間緊密合作的狀态。這個詞後來被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感情或關系的緊密程度。相對于繁體字的「絻」,簡體字中的绠縻字形更為優雅。
下面是绠縻的一些例句:
1. 他們之間的友情绠縻,在困境中得以彰顯。
2. 這對夫妻的绠縻關系令人羨慕。
與绠縻相關的組詞有「緊绠縻」、「绠縻情意」等。近義詞包括「緊密」、「密切」,反義詞可能是「疏離」、「冷漠」。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