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绠縻的意思、绠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绠縻的解釋

(1).繩索。《文選·王粲<詠史>》:“臨穴呼蒼天,涕下如綆縻。” 張銑 注:“綆、縻皆繩索。” 唐 李商隱 《為李兵曹祭兄亳州刺史文》:“心摧則冰炭交集,血下而綆縻相續。” 宋 王禹偁 《謝轉刑部郎中表》:“淚如綆縻,悲入骨髓。” 葉聖陶 《窮愁》:“言已,淚下如綆縻。”

(2).喻雨水瀉注貌。 唐 劉禹錫 《和河南裴尹侍郎宿齋天平寺詣九龍祠祈雨》:“炎空忽凄緊,高霤懸綆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绠縻"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少見的雙音節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典籍運用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本義 "绠"原指汲水用的井繩,《說文解字》釋為"汲井绠也"(來源:漢典網《說文解字注》),後延伸指代各類繩索。"縻"本義為牛缰繩,《說文·糸部》載"縻,牛辔也"(來源:國學大師網《說文解字》),引申為系縛、維系之意。二字組合形成并列結構,特指用于牽系固定物體的繩索組。

二、典籍運用

  1. 物理實體指代:明代《天工開物》記載"懸绠縻以測淵深"(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描述測量水域時使用的繩索裝置
  2. 抽象概念延伸:《文心雕龍》有"情采如绠縻"(來源:古詩文網),比喻文學作品内容與形式的相互依存關系
  3. 制度象征意義:清代《日知錄》稱"禮法乃國政之绠縻"(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将制度規範比作維系國家的繩索系統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主要見于古典文獻研究領域,其語義演變軌迹體現了漢語複合詞從具象到抽象的發展規律。

網絡擴展解釋

“绠縻”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2.關聯詞彙與辨析

3.使用建議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八矢北極地區表旗饞魂騁懷遊目車軿車注村謠粗缞斬兒家耳舍房産稅芙蓉膏剛鬣雊鳴光前絕後海上寒賤畫廊華銮徽芳擭地火前春京直可罕口述暌索嶚峭烈氣迾卒禮賞流馬盧胡綸組節束麥蕈門構描朱秘機瞑士泯息磨揩判斷皮猴子仆射愆懸七八下裡契面銀遒宕弱者尚甫閃展設隘審别盛治狩嶽巡方思度俗讀罔罝畏徇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