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絕的意思、頓絕的詳細解釋
頓絕的解釋
頓然斷絕。《周書·韋夐傳》:“朝脯奠食,於事彌煩,吾不能頓絶汝輩之情,可朔望一奠而已。”
詞語分解
- 頓的解釋 頓 (頓) ù 很短時間的停止:停頓。頓宕。抑揚頓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頓然。頓即。頓悟。茅塞頓開。 叩,跺:頓首再拜。 處理,設置:安頓。整頓。 疲乏:困頓。勞頓。 書法上指運筆用力向下而暫不移
- 絕的解釋 絕 (絶) é 斷:絕種。絕緣。絕嗣。絕情。絕迹。斷絕。杜絕。滅絕。空前絕後。 盡,窮盡:絕命。絕望。絕境。絕棋。氣絕。 極,極端的:絕妙。絕密。絕壁。絕無僅有。 獨特的,少有的,沒有人能趕上的:絕色
網絡擴展解釋
“頓絕”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 拼音:dùn jué(注意:中“dùn zú”為錯誤标注,其他權威來源均注音為“jué”)
- 詞性:動詞
- 近義詞:中斷、驟停、斷絕
- 反義詞:持續、延續、連接
核心含義
指事物突然中斷或停止,強調動作或狀态的驟然性。
例如:
- 形容情感、關系等“頓然斷絕”()。
- 描述物理動作的“遽然抖斷”,如《西遊記》中“頓絕缰繩”形容繩索突然斷裂()。
出處與用法
-
文獻例證
- 《周書·韋夐傳》:“吾不能頓絕汝輩之情,可朔望一奠而已。”
(意為“無法突然斷絕與你們的情感聯繫”)
- 《西遊記》第三十回:“頓絕缰繩,抖松鞍辔。”
(描寫龍馬突然掙脫缰繩的動作)
-
現代用法
多用于書面語,描述事件、情感或行為的突然中止,如“頓絕聯繫”“頓絕生機”。
擴展解析
- 單字拆解:
- “頓”:本義為叩頭(如“頓首”),引申為“突然、短暫停止”()。
- “絕”:意為斷絕、終止。
二字組合後,強化了“驟然終止”的語義。
注意事項
部分網絡資料(如)存在注音或釋義偏差,建議以權威詞典(如漢典、古籍引證)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頓絕(dùn jué)這個詞是指突然中斷或停止,常用來形容某種情感或行為的戛然而止。它的部首是食,共有8畫。頓絕這個詞源于古代的漢字寫法,繁體字的寫法為頓絕。
頓絕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它的古字寫法為頓斷。這種寫法體現了當時對物質構造的直觀表達,更加注重形狀的描繪。而現在的字形則更加簡化和規範。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的話一出口,整個會議室仿佛頓絕了一般,大家都紛紛陷入了沉默。”
頓絕這個詞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彙,例如:頓悟、頓足、頓然、休絕等。近義詞有中止、停頓、停止等。反義詞則包括連續、持續、延續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滿足您的需求。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咨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