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戾的意思、鄙戾的詳細解釋
鄙戾的解釋
鄙詐乖戾。《大戴禮記·文王官人》:“心氣鄙戾者,其聲斯丑。” 王聘珍 解诂:“鄙謂鄙詐。戾,乖戾也。”
詞語分解
- 鄙的解釋 鄙 ǐ 中國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五百家為一鄙:鄙師(古官名,周制每縣五鄙,“鄙師”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郊野之處,邊遠的地方:邊鄙。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淺近)。 輕蔑,看不起:鄙視。
- 戾的解釋 戾 ì 暴惡:暴戾。 罪過,乖張:罪戾。乖戾。 至:鸢飛戾天。 筆畫數:; 部首:戶;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鄙戾”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解釋:
一、基本詞義
由“鄙”和“戾”兩個語素構成:
- 鄙:指粗俗、淺薄、卑劣,如《說文解字》注“鄙為五酇之遠郊”。
- 戾:意為乖張、暴虐,如《大戴禮記》解诂“戾,乖戾也”。
組合後指性格或行為上的卑劣乖張,多用于形容心術不正、性情暴戾之人。
二、古籍例證
最早見于《大戴禮記·文王官人》:“心氣鄙戾者,其聲斯丑。”(王聘珍注:鄙詐者為心術不正,戾者為行為乖張)
三、使用場景
該詞屬于古代漢語範疇,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常見于:
- 古典文獻解讀
- 古代人物性格評價
- 文言文創作
需注意:此詞在現代交流中可能顯得生僻,建議根據語境選擇更通俗的替代詞(如“卑劣乖張”“奸詐暴戾”)。
網絡擴展解釋二
鄙戾(bǐ lì)是一個漢字詞彙,可分為兩個部首,左邊是“鄙”(bǐ),右邊是“戾”(lì)。根據筆畫統計,該詞共有12畫。
《鄙戾》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早在《莊子·至樂》一書中就有使用。它的意思是指言行舉止粗俗、無禮的樣子,也可以指人品惡劣、狹隘、暴躁。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通常用來形容某人或某種行為讓人感到不悅或厭惡。
在繁體字中,鄙戾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差異。
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對于鄙戾這個詞,古時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似。根據古代碑文和古籍記載,鄙戾的古代寫法如下:“鄙”字的結構與現在一緻,上面的“亠”部分代表是一種禮帽,下面的“豐”部分表示豐富、充實;“戾”字則是将“戉”(一種古代兵器)放在左側,右側加上“戶”字,表示與人相對立。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象地表達了鄙戾的含義。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的言辭粗暴,舉止鄙戾,完全得不到人們的尊重和喜愛。
2. 這個人的品行鄙戾,常常與人發生沖突。
3. 不要與那種鄙戾的人來往,會影響你的心情和生活質量。
組詞:鄙陋(形容粗俗、簡樸)、鄙視(看不起,蔑視)、戾氣(暴戾的氣息)
近義詞:粗魯、無禮、惡劣
反義詞:和藹、溫文爾雅、有禮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