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親自書寫的履曆。《儒林外史》第三六回:“﹝ 虞博士 ﹞到京去填寫親供回來,親友東家都送些賀禮。”《官場現形記》第二回:“ 趙 家中舉開賀,一連忙了幾天,便有本學老師叫門鬥傳話下來,叫 趙溫 即日赴省,填寫親供。”
(2).指訴訟當事人親自陳述事實的供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 繼之 道:‘這個很可以遞個親供,分辯明白,事情的是非黑白,是有一定的,那裡好憑空捏造。’”
“親供”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親自書寫的履曆
訴訟中的親自供狀
其他補充:
以上解釋綜合了清代小說案例和法律場景,反映了古代中國在身份認證和司法程式上的特定要求。
親供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親自提供、直接供給。
親供的部首是從字的上部,表示該字的語義範疇。其中,上部又叫做頭部,由常見的上部和非常見的上部組成。
親供的筆畫數為5畫。筆畫數是指寫該字所需的筆畫數目,是用于統計和排列漢字字形的重要參考标準。
親供一詞的來源較為常見,基本保持了其原始的意義和用法。它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組合而成,親意為親自、近親,供意為提供、供給。
親供一詞在繁體中的寫法為親供。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親供常常使用傳統的甲骨文或者篆書形式。由于篆書的筆畫結構獨特,較為複雜,所以與現代簡化字形有所不同。
1. 他親供這些資料,使得研究工作更加順利。
2. 這家工廠親供原材料給生産線。
3. 我特地親供一份禮物給你,以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親情、供應、供需、供給、供不應求
提供、供應、送給、奉獻
接受、得到、索取、拒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