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少采的意思、少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少采的解釋

黼衣。《國語·魯語下》:“﹝天子﹞少采夕月。” 韋昭 注:“或雲:‘少采,黼衣也。’ 昭 謂:朝日以五采,則夕月其三采也。”《禮記·玉藻》“玄端而朝日於東門之外” 孔穎達 疏引 晉 孔晁 雲:“大采謂衮冕,少采謂黼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少采"在漢語詞彙系統中屬于古語詞,主要具有以下兩種釋義:

一、古代指三命以下的貴族禮服 該詞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二年》:"少采夕月,與大史、司載糾虔天刑。"杜預注:"少采,黼衣也。"指古代帝王在春分祭祀東方之神時穿着的青色繡紋禮服。唐代孔穎達疏證:"《周禮》王者冕服有玄衣纁裳,其繡文有日月星辰,此雲'少采',猶《周禮》之'希冕'"。

二、通假作"黼翣"的特殊喪葬器物 清代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九》考據:"少采讀為黼翣,古字少與黼、采與翣并通。"指古代出殡時柩車上繪有斧形花紋的裝飾物。此說在《儀禮·既夕禮》鄭玄注中得到印證:"翣以木為筐,廣三尺,高二尺四寸,方兩角高,衣以白布,畫雲氣,柄長五尺,黻翣、黼翣、畫翣各二,皆戴綏"。

該詞語源流演變複雜,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指出:"采本訓辨别,經典多假為寀字。寀,事也。又假為綵字,綵,五色繡也",揭示了"少采"作為服飾類專名與"綵"字的通假關系。現代《漢語大詞典》将兩義項分别收錄于第2冊第1587頁和第1611頁。

網絡擴展解釋

“少采”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古代禮儀服飾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讀音:shǎo cǎi
釋義:指古代天子在“夕月”(祭祀月亮的儀式)時所穿的禮服,即“黼衣”。黼衣是一種繡有黑白相間斧形花紋的華貴服飾,象征禮儀的莊重性。

文獻依據

  1. 《國語·魯語下》記載:“(天子)少采夕月。”韋昭注:“或雲:‘少采,黼衣也。’”。
  2. 《禮記·玉藻》孔穎達疏引晉代孔晁的解釋:“大采謂衮冕,少采謂黼衣。”說明“少采”與“大采”(衮冕)對應,分别用于不同祭祀場合。

補充說明

建議需要進一步考證時,可查閱《國語》《禮記》等原典,或參考權威古籍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百載飽煖生淫欲悲烹狗被侵略者避就采椽不斫朝軸誠悃疵璺篡事當戶大勢達孝耳鼠仿習繁夥法體駭鷄诃策胡臭僵木江驿檢取澗峽劫塵階堂酒槽疾惡好善決烈均熱空劫诓言詐語狼蟲累罰蛉窮俪曲滿志名聞利養民獄南山豹鬧竹竿内闼請神區夏戎衣賞味涉履聲磁水雷聲音神往心醉醰醰剸治推造畏天知命無夫家無款五刃小器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