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少采的意思、少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少采的解释

黼衣。《国语·鲁语下》:“﹝天子﹞少采夕月。” 韦昭 注:“或云:‘少采,黼衣也。’ 昭 谓:朝日以五采,则夕月其三采也。”《礼记·玉藻》“玄端而朝日於东门之外” 孔颖达 疏引 晋 孔晁 云:“大采谓衮冕,少采谓黼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少采"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属于古语词,主要具有以下两种释义:

一、古代指三命以下的贵族礼服 该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杜预注:"少采,黼衣也。"指古代帝王在春分祭祀东方之神时穿着的青色绣纹礼服。唐代孔颖达疏证:"《周礼》王者冕服有玄衣纁裳,其绣文有日月星辰,此云'少采',犹《周礼》之'希冕'"。

二、通假作"黼翣"的特殊丧葬器物 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九》考据:"少采读为黼翣,古字少与黼、采与翣并通。"指古代出殡时柩车上绘有斧形花纹的装饰物。此说在《仪礼·既夕礼》郑玄注中得到印证:"翣以木为筐,广三尺,高二尺四寸,方两角高,衣以白布,画云气,柄长五尺,黻翣、黼翣、画翣各二,皆戴绥"。

该词语源流演变复杂,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采本训辨别,经典多假为寀字。寀,事也。又假为綵字,綵,五色绣也",揭示了"少采"作为服饰类专名与"綵"字的通假关系。现代《汉语大词典》将两义项分别收录于第2册第1587页和第1611页。

网络扩展解释

“少采”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古代礼仪服饰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读音:shǎo cǎi
释义:指古代天子在“夕月”(祭祀月亮的仪式)时所穿的礼服,即“黼衣”。黼衣是一种绣有黑白相间斧形花纹的华贵服饰,象征礼仪的庄重性。

文献依据

  1. 《国语·鲁语下》记载:“(天子)少采夕月。”韦昭注:“或云:‘少采,黼衣也。’”。
  2. 《礼记·玉藻》孔颖达疏引晋代孔晁的解释:“大采谓衮冕,少采谓黼衣。”说明“少采”与“大采”(衮冕)对应,分别用于不同祭祀场合。

补充说明

建议需要进一步考证时,可查阅《国语》《礼记》等原典,或参考权威古籍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贬秩标注避尘常俦硩采创谋蛾鬟发瞽披聋奋翅服禫覆橑敢怒而不敢言櫜弓戢矢格兰诟责怪羽冠挂轨路龟玉毁椟鹤江涸鱼得水怀恶毁形胡语鬋鬘简涩焦衰解甲归田秸莞金刚眼酒失捐金羸毁勒马灵鼓流水作业法鲁飔马步茂异扪月毗戏青年近卫军寝苫枕块弃繻者权益人生何处不相逢桑间之约沙界山塘姗笑神鬼不测石架阁失明说得过去蜀纸蒐集夙诚贴邻五伦无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