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戎衣的意思、戎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戎衣的解釋

[military uniform] 軍服、戰衣

詳細解釋

(1).軍服,戰衣。《書·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孔 傳:“衣,服也。一著戎服而滅 紂 。”一說謂用兵伐 殷 。《禮記·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 鄭玄 注:“衣讀如殷,聲之誤也, 齊 人言殷聲如衣……壹戎 殷 者,壹用兵伐 殷 也。” 唐 杜審言 《贈蘇味道》詩:“邊聲亂羌笛,朔風捲戎衣。” 明 徐渭 《龛山凱歌》之一:“縣尉卑官祿米微,教辭黃綬着戎衣。”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慎其小時則軍出萬全,俟其大時則一戎衣而成帝業。”

(2).指軍旅之事;兵事。 唐 李涉 《送孫堯夫赴舉》詩:“自説 軒皇 息戰威,萬方無復事戎衣。”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庚戌廣州新軍舉義記·黃士龍之調處與旗兵之激變》:“水提督 李準 主張勸諭歸營了事,倘新軍不允,則惟有以戎衣相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戎衣”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古典詞彙,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軍服、戰衣
    指古代士兵作戰時穿的服裝,如《尚書·武成》記載“一戎衣,天下大定”,孔安國注“一著戎服而滅纣”。唐代詩人李涉的《送孫堯夫赴舉》中“萬方無複事戎衣”也以“戎衣”代指戰事。

  2. 引申為軍事、戰争
    如《禮記·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鄭玄注解“戎衣”實為“戎殷”的聲誤,指周武王伐纣的軍事行動。

二、典故與文學引用

三、相關詞彙

“戎衣”既指具體的軍服,也象征軍事行動,其内涵隨曆史語境變化。它在古典文獻中常承載“止戰定天下”的理想,如《武成》強調“一戎衣”後的大定,而文學作品中多用于烘托人物身份或時代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戎衣的意思

戎衣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指的是古代軍人穿着的戰争服裝。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戎衣由“戈”和“衣”兩個部首組成。戈部表示武器,衣部表示衣物。戎衣總共有10畫。

詞源

《戎衣》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中,用以描述古代軍人的裝扮。它來源于戰國時期楚國對外交通的制度,楚人在位于戰争邊境的交通關卡上穿着戎衣,以便與外族進行貿易和戰争。

繁體字

戎衣的繁體字為「戎衣」,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說文解字》為例,戎衣的寫法為「戋衣」。

例句

他身着一身華麗的戎衣,氣勢威嚴。

組詞

組詞:戎馬、戎狄、戎裝、戎行、戎士。

近義詞

近義詞:軍裝、戰袍、戰服。

反義詞

反義詞:文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