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抹的意思、删抹的詳細解釋
删抹的解釋
謂删除,勾掉。 元 張可久 《紅繡鞋·西湖雨》曲:“删抹了 東坡 詩句,糊塗了 西子 粧梳。”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疑犯》:“其間大蠹聞風夤緣賄縱,删抹姓名,名曰賣訪。”
詞語分解
- 删的解釋 删 ā 削除文辭中的某些字句:删除。删改。删減。删定。删節。删夷(亦作“删刈”)。删繁就簡。 增 筆畫數:; 部首:刂; 筆順編號:
- 抹的解釋 抹 ǒ 塗:塗抹。抹粉(喻美化或掩飾)。抹黑(喻丑化)。抹子(瓦工用來抹灰泥的器具。亦稱“抹刀”)。 揩,擦:抹拭。哭天抹淚。 除去,勾掉,不計在内:抹煞。 輕微的痕迹:“林梢一抹青如畫”。一抹餘晖。
網絡擴展解釋
“删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删除或勾掉文字内容,主要用于描述對文本的修改或剔除操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通過塗抹、勾畫等方式删除文字或語句,使原文内容被移除或隱藏。
- 詞性:動詞,常用于書面語境。
2.出處與例句
- 古典文學:
元代張可久在《紅繡鞋·西湖雨》中寫道:“删抹了東坡詩句,糊塗了西子妝梳。”此處通過“删抹”形容雨水模糊了蘇轼筆下的西湖景緻,以自然現象隱喻文字被隱去。
- 曆史文獻:
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疑犯》提到,官員受賄後“删抹姓名,名曰賣訪”,指通過删除涉案人姓名掩蓋罪行。
3.用法與辨析
- 適用場景:多用于文書修訂、文獻編輯等場景,強調對文字内容的主動剔除。
- 近義詞:删除、塗抹、勾銷;
反義詞:增補、添寫、保留。
4.現代應用
- 現代語境中,“删抹”的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創作中,例如描述檔案修改、手稿修訂等過程。
提示
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參考《漢典》或權威古籍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删抹的意思
删抹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删除或抹去文字、圖案等。當我們需要消除某個内容或痕迹時,可以使用删抹。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删抹的部首是刀,筆畫數為6畫。
來源和繁體
删抹這個詞源于漢語,屬于現代漢語詞彙。在繁體字中,删抹的寫法為刪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删抹的形狀略有不同。古代漢字刪抹的刪字部分删去了右邊的一撇,隻保留了左邊的三點。
例句
1. 我删抹了那封郵件中的敏感信息。
2. 這幅畫上的痕迹需要用橡皮删抹掉。
組詞
1. 删去:删除、消除某物。
2. 抹去:用力擦拭,消除某物。
3. 删除:将某物從文件或系統中永久性地清除。
4. 擦除:用物品擦拭,抹去某物。
近義詞
删除、消除、抹去、擦除。
反義詞
添加、保留、保持、保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