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鼠的意思、石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鼠的解釋

(1).即鼫鼠。 唐 劉禹錫 《罷郡姑蘇北歸渡揚子津》詩:“築用金鎚力,摧因石鼠窠。” 唐 李玫 《纂異記·許生》:“壞室基摧新石鼠,潴宮水引故山泉。” 宋 範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獸》:“石鼠專食山豆根, 賓州 人以其腹乾之,治咽喉疾效如神,謂之石鼠肚。”

(2).蝼蛄的别名。 五代 馬缟 《中華古今注》卷下:“螻蛄一名天螻……一名石鼠。有五能而不成伎術,其一曰飛不過屋,其二曰緣不過木,其三曰泅不度谷,其四曰掘不能覆其身,其五曰走不能絶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石鼠”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和曆史文獻,主要包含以下三類含義:

一、動物學含義

  1. 鼫鼠的别稱
    指鼫鼠(一種齧齒類動物),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

    • 唐代劉禹錫《罷郡姑蘇北歸渡揚子津》提到“摧因石鼠窠”,指鼫鼠巢穴對建築的破壞。
    • 宋代《桂海虞衡志》記載,賓州人用石鼠(鼫鼠)腹部曬幹入藥,治療咽喉疾病,稱“石鼠肚”。
  2. 蝼蛄的别名
    五代馬缟《中華古今注》将蝼蛄(一種昆蟲)稱為“石鼠”,可能與蝼蛄栖息于土石環境有關。


二、文學比喻義

在明代小說《聊齋志異》中,“石鼠”被賦予象征意義,形容“表面溫順可愛,内心險惡”之人。故事中有人将山洞裡的石鼠帶回家當寵物,卻引發災禍。需注意,此用法屬于文學創作中的引申,非生物學定義。


三、其他考據

部分文獻(如唐代李玫《纂異記》)提到“石鼠”與建築破壞相關,可能指鼫鼠或蝼蛄對地基的侵蝕。

“石鼠”的釋義需結合上下文,優先以動物學定義(鼫鼠/蝼蛄)為基礎,文學比喻義需注明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石鼠的意思

《石鼠》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指的是一種在山地或岩石縫隙中栖息的小型哺乳動物。它的名字來自于它的外形特征,因為它的外貌與老鼠相似,而生活在石頭上,所以被稱為石鼠。

石鼠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石鼠的拆分部首是石(石字的石部)和鼠(鼠字的鼠部)。石的五筆畫和鼠的十筆畫。

石鼠的來源

石鼠這個詞彙在《康熙字典》中沒有收錄,可能是近年來根據該動物的特征創造的新詞彙。

石鼠的繁體

石鼠的繁體字為「石鼠」,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由于石鼠是近年來創造的新詞彙,所以在古時候,并沒有特定的漢字來表示石鼠。古時候受限于技術和知識,人們對于石鼠的存在并沒有明确的認識。

石鼠的例句

1. 在山地裡,石鼠是一種常見的動物。

2. 我在石縫中發現了一隻石鼠。

石鼠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石鼠洞、石鼠科、石鼠巢。

近義詞:岩鼠、山鼠。

反義詞:山羊、喜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