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的意思、芙蓉的詳細解釋
芙蓉的解釋
(1) [cottonrose hibiscus]∶芙蓉花。中國的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麗,白色或粉紅色,在夜間變深紅色
(2) [lotus]∶荷花的别名。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詳細解釋
(1).荷花的别名。《楚辭·離騷》:“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洪興祖 補注:“《本草》雲:其葉名荷,其華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 唐 王維 《臨湖亭》詩:“當軒對樽酒,四面芙蓉開。” 清 唐孫華 《晚秋獅子林小集》詩之一:“三徑林香穿竹樹,一池波影漾芙蓉。”
(2).木蓮,即木芙蓉。落葉大灌木,葉大掌狀淺裂,秋季開花,花大有柄,色有紅白,晚上變深紅。可插枝蕃植,供觀賞,葉和花均可入藥。 隋 江總 《南越木槿賦》:“千葉芙蓉詎相似,百枝燈花復羞燃。” 宋 宋祁 《木芙蓉》詩:“芙蓉本作樹,花葉兩相宜。慎勿迷蓮子,分明立券辭。”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芙蓉》:“ 嶺 南木芙蓉,有一日白花,次日稍紅,又次日深紅者,名曰‘三日醉芙蓉’。”
(3).《西京雜記》卷二:“ 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後因以“芙蓉”喻指美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鴉頭》:“室對芙蓉,家徒四壁。”
(4).寶劍名。 明 湯顯祖 《南柯記·俠概》:“一生遊俠在 江 淮 ,未老芙蓉説劍才。”參見“ 芙蓉劍 ”。
詞語分解
- 芙的解釋 芙 ú 〔芙蓉〕a.落葉灌木,花有紅、黃、白各色,别于荷花,亦稱“木芙蓉”;b.荷花的别稱。 〔芙蕖〕荷花的别稱。 〔芙蓉城〕中國四川省成都市的别稱,簡稱“蓉城”或“ 蓉”。 筆畫數:; 部首:艹;
- 蓉的解釋 蓉 ó 用某些植物的果肉或種子制成的粉狀物:椰蓉。豆蓉。 中國四川省成都市的别稱:蓉城。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芙蓉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芙蓉”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和豐富的文化寓意,具體可從以下五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讀音與基本釋義
- 讀音:fú róng()。
- 植物學定義:
- 木芙蓉: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學名Hibiscus mutabilis。其花色隨時間變化,清晨開放時多為白色或粉紅色,傍晚轉為深紅色,具有觀賞價值,花、葉可入藥。
- 荷花别稱:古籍中“芙蓉”常指荷花(睡蓮科水生植物),如《說文解字》解釋“芙”為“芙蓉也”,即荷花。
二、文化寓意與象征
- 高潔之美:因芙蓉生于水中卻潔淨不染,象征高尚品德與純潔心靈,常用于形容君子或文人雅士。
- 富貴吉祥:芙蓉花形似牡丹,與牡丹組合寓意“榮華富貴”,常作為裝飾圖案或禮品。
- 女性之美:代指美女,如唐詩“芙蓉脂肉綠雲鬓”以芙蓉比喻女子容顔嬌麗。
三、實際用途
- 藥用價值:木芙蓉的花、葉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荷花(蓮)的根、葉、種子等亦廣泛入藥。
- 經濟用途:木芙蓉樹皮纖維可制繩、織布。
四、文學與藝術意象
- 詩詞意象:古代詩人常以芙蓉入詩,如白居易“野田黃芙蓉”、席慕蓉“涉江而過芙蓉千朵”,借其自然之美表達情感或哲理。
- 繪畫主題:芙蓉因花色豔麗且富于變化,成為傳統花鳥畫的重要題材。
五、特殊注意
- 方言差異:在湖南部分地區,“芙蓉”可能被用作對女性的貶稱,但此用法非主流且需結合語境理解。
“芙蓉”兼具自然屬性與文化内涵,既可指代兩種植物,又承載着高潔、富貴、女性美等象征意義,是中華文化中的經典意象。如需深入詩詞引用或植物特性,可參考《說文解字》《全唐詩》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芙蓉》是一個有着豐富内涵的詞彙。它的拆分部首是⺷和⽉,總共有11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在其中芙蓉花被描繪為美麗的花朵。在繁體字中,芙蓉的寫法保持不變。古時候漢字寫法和現代漢字寫法基本相同。這個詞在句子中可以用作形容詞,表示某人或某物如芙蓉般美麗。例如:她的笑容如芙蓉花般動人。組詞方面,可以隨意搭配其他漢字,例如芙蓉茶、芙蓉玉等。與芙蓉有着相似意義的詞彙包括蓮花、荷花和牡丹。相反,與芙蓉相對的詞彙可能是丑陋或庸俗。希望我的回答能滿足你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