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ngue-tied] 不敢說話或想說而說不出話
瞠目結舌
張口結舌
(1).不敢講話。《文選·陸機<謝平原内史表>》:“鉗口結舌,不敢上訴所天。” 李善 注引《慎子》:“臣下閉口,左右結舌。”《漢書·李尋傳》:“及京兆尹 王章 坐言事誅滅,智者結舌,邪僞并興,外戚顓命,君臣隔塞。”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結舌防讒柄,探腸有禍胎。” 續範亭 《中山圖書館落成紀念》詩:“仁者結舌,智者側目,積威之下,無可為力。”
(2).猶結巴。 林纾 《閩中新樂府·村先生》:“童子讀書尚結舌,便将大義九經説。”
“結舌”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分為醫學定義和日常用法兩類:
指因舌系帶過短引發的先天性疾病,表現為舌頭運動受限,影響發音和語言流暢性。具體特征包括:
指因心理因素或突發情境導緻的語言障礙,表現為說話困難或突然失語。常見場景:
可通過權威醫學網站(如、4、5)了解疾病詳情,或查閱詞典(如、3、10)學習語言表達用法。
結舌,意為說話時不流暢,發音困難,不易表達清楚。當一個人結舌時,他的舌頭會感到僵硬或困住,導緻他無法正常發音。
結舌的部首是⾞(車),筆畫數為7。
結舌一詞源自古代,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在繁體字中,結舌的寫法為「結舌」。
在古代,結舌的漢字寫法稍有不同。古漢字寫法中的結舌字分為兩個部分:「吉」和「舌」。這種寫法強調了結舌帶來的不便和不流暢。而現代漢字中的結舌字則更加簡化。
1. 他在面對大庭廣衆時結舌了,無法表達自己的疑惑之處。
2. 我遇到他時總是會結舌,因為他的才華和魅力令人難以言喻。
結舌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
1. 結舌病(指言語發音困難的疾病)
2. 結舌無言(指因為害怕、驚訝或尴尬而無法說話)
結舌的近義詞包括:
1. 口吃
2.語結
結舌的反義詞是“暢言”,暢言指的是說話流利,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