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淋漓盡緻,全部寫出。《北齊書·崔暹傳》:“ 暹 前後表彈尚書令 司馬子如 及尚書 元羨 、 雍州 刺史 慕容獻 ,又彈太師 鹹陽王 坦 、 并州 刺史 可朱渾道元 ,罪狀極筆,并免官。”
(2).上等筆墨。指絕妙的文章。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上:“不數日,文成,叙述該詳,時為極筆。” 明 楊慎 《評<搗素賦>》:“此賦六朝拟作無疑,然亦是 徐 庾 之極筆。”
(3).謂從事文墨。《舊唐書·馬懷素褚無量劉子玄元行沖等傳論》:“ 行沖 彷徨于極筆,官不過俗吏,寵不逮常才,非過使然,蓋此道非趨時之具也,其窮也宜哉!”
“極筆”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在寫作或陳述時,将内容詳盡、徹底地表達出來,不留餘韻。例如《北齊書·崔暹傳》記載崔暹彈劾官員時“罪狀極筆”,即用文字全面揭露其過錯。
形容文筆精妙、内容深刻的佳作。如唐代鄭處誨《明皇雜錄》提到某篇文章“叙述該詳,時為極筆”,明代楊慎也評價《搗素賦》為“徐庾之極筆”。
指代與文字相關的職業或活動。《舊唐書》中記載元行沖“彷徨于極筆”,即長期投身于文書事務卻未得重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北齊書》《明皇雜錄》等文獻。
極筆是一個詞語,它指的是一種極其細小而尖銳的筆。這種筆通常用于繪畫或書法創作時繪制特别細膩、精緻的線條。極筆源自于中國文化,是中國傳統繪畫和書法中的重要工具。
根據《康熙字典》,極筆的部首是"⺍"(丿)。
極筆的筆畫數是10畫。
極筆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極筆」。
古代漢字中,極筆通常寫作「極筆」或「笈筆」。
1. 他的繪畫作品細膩入微,令人矚目,真是運用了極筆的精湛技巧。
2. 在中國傳統書法中,使用極筆寫字能夠表現出更加細緻的線條變化。
3. 這張畫使用了極筆細膩地描繪了每一片葉子,效果非常出色。
1. 筆須:指筆尖上的須毛。
2. 筆鋒:指筆尖的尖銳部分。
3. 筆畫:指漢字中由筆觸畫成的線條,也可以泛指繪畫作品中的線條。
1. 細筆:和極筆一樣指細小的筆。
2. 纖筆:也是指非常細小的筆。
3. 細管筆:指筆尖細長而可以替換的一種細筆。
1. 粗筆:與極筆相對的是粗筆,指的是筆尖較粗的筆。
2. 線條筆:指可以畫出較粗線條的一種筆。
3. 筆芯:指使用于鋼筆等工具中的筆尖,與極筆的尖銳程度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