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菱的意思、鐵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菱的解釋

菱角狀的尖銳鐵器。戰時置于路上或水中。用以刺傷敵方人馬。亦稱“ 鐵菱角 ”。 北周 庾信 《從駕觀講武》詩:“門嫌磁石礙,馬畏鐵菱傷。” 倪璠 注:“鐵菱,疑即渠答也。《漢書》:‘ 鼂錯 曰:“高城深塹,具藺石,布渠答。”’ 蘇林 曰:‘渠答,鐵蒺藜也。’”《資治通鑒·隋炀帝大業四年》:“每頓舍,則外其轅以為外圍,内布鐵菱。” 胡三省 注:“《六韜》中已有此物,《朝錯傳》謂之渠答。” 宋 曾公亮 《武經總要集·防守》:“鐵菱角,如鐵蒺藜,布水中,刺人馬足。”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鐵菱角》:“流賊犯 江陰 ,縣人以鐵菱角布城外淖土中,縱牲畜其間,賊争掠豕,悉陷着菱角不能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鐵菱是中國古代軍事防禦器具中的一種鐵制障礙物,主要用于戰場阻截敵方騎兵或步兵的推進。其名稱由“鐵”和“菱”兩部分構成:“鐵”指材質為金屬鍛造,“菱”則描述其多棱角的幾何形态。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鐵菱屬于“蒺藜類兵器”,通常以尖銳的三角錐形鐵刺焊接成四面體結構,使用時撒布于地面,無論何種角度落地均有一尖刺朝上,可刺穿馬蹄或士兵足部。

從曆史文獻來看,鐵菱最早見于宋代軍事著作《武經總要》,書中提到其“布地如菱,人馬皆不可行”。明代兵書《紀效新書》進一步記載了鐵菱的鑄造标準:“每具重約半斤,四角鋒銳,中空貫土”,說明其設計兼顧殺傷性與穩定性。在實戰應用中,鐵菱常與陷馬坑、拒馬槍等配合使用,構成複合防禦體系,《宋史·兵志》記載南宋将領曾“密布鐵菱于隘口”,成功阻滞金國騎兵突襲。

現代考古發現證實,鐵菱的尺寸多為5-8厘米邊長,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使其能有效穿透2厘米厚的皮革鞋底。部分出土鐵菱表面帶有銎孔,學者推測可能用于串聯布置或固定于木質基座。這類實物佐證了《中國軍事通史》中關于“冷兵器時代被動防禦器械”的技術演進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鐵菱”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基本釋義(軍事工具)

  1. 形态與用途
    鐵菱是古代戰争中使用的防禦性武器,形似菱角,由尖銳鐵器制成。通常被布置在道路、水域等敵方必經之處,用于刺傷馬匹或士兵,阻礙行軍。

  2. 曆史文獻記載
    北周庾信《從駕觀講武》詩中提到:“門嫌磁石礙,馬畏鐵菱傷”,說明其與磁石等工具配合使用,增強防禦效果。倪璠注中将其與“渠答”(鐵蒺藜類工具)類比,進一步佐證其軍事用途。

  3. 别稱
    亦稱“鐵菱角”,功能類似鐵蒺藜,但形态更接近菱角,可能因地域或時代差異産生不同名稱。


二、現代引申義(虛構角色)

在部分現代作品中(如、4提及的影視或文學内容),“鐵菱”被用作角色名,例如搖滾樂團主唱兼拳擊手的虛構人物。此含義與原始軍事工具無直接關聯,需注意區分語境。


該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若涉及古代戰争、兵器等内容,通常指菱角狀鐵制防禦工具;若出現在文藝作品中,則可能為角色名稱。

别人正在浏覽...

敗桡俵賣避仇不忒不資扯腿徹席毳帳當心擔驚受恐咄欪恩牓額支放溜奉朝請風潇雨晦工銀官儲好樣兒花杵豗呶将軍炮積存節假驚飇擊掊桔柏渡連長抹布蠻市墨官内輔齧臂盟牛錄額貞千瘡百孔搶市氣分情憭秋旻七真散生齋禅文蛇莓聲符申究深切着明身善守事鼠肚鷄腸庶饒歲寒松柏頹疊鵚鹙維管束舞弄文墨銜刀縣輿蟹筐協慶